中建材(內江)玻璃高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材玻璃”),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屬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中建材玻璃
企業集材料表面改性產品及其裝備的研發、生產、制造及深加工為一體,其自主研發的鍍膜示范線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看現場
自動生產一條線
近日,記者來到坐落于資中縣水南鎮鳳翔東路的中建材玻璃,開闊的廠區里,三個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依次排開,里面不時傳來機器作業的轟鳴聲。
跟隨工作人員走進一號車間,原片玻璃正在工人和機械運輸下,一片一片被放到全自動上片臺,“這是我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條大型磁控濺射鍍膜生產線,可同時生產LOW-E玻璃、熱膜襯板和減反射(AR)玻璃,可年產135萬平方米LOW-E玻璃、115萬平方米熱膜襯板。”公司綜合行政部副部長何磊告訴記者,原片玻璃經過清洗、烘干、低高溫真空、32柱箱體一條線自動化操作,最終成品。

▲自主研發生產線
在成片區,幾個工人分工協作,將成品玻璃成片封裝放置,等著運輸車輛將其發往四川、重慶、云南等西南省市。

▲成片區
在另外一個玻璃深加工車間,幾條加工線配合相得益彰,原片玻璃被切割成不同大小規格,再經過磨邊、鋼化、中空后,客戶定制的玻璃新鮮出爐,“我們深加工采取訂單式生產,將客戶所需玻璃的尺寸等需求錄入自動切割系統,直接后臺操作切割流程。”何磊說。

▲玻璃切割

▲玻璃磨邊
看產品
節能品質集一身
作為一家集產研于一體的玻璃高新技術企業,中建材玻璃依托“綠色建材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中心”等國家級科研中心,深耕于建筑節能玻璃、門窗幕墻及裝飾工程、太陽能光熱工程、納米鍍膜技術和智能化裝備五大領域。

▲生產車間
“在建筑節能玻璃方面,我們通過進一步細化使用性能,如高強度的夾層玻璃、高密封性的中空玻璃、陽光控制鍍膜玻璃、使用性能多樣的彩釉玻璃等,讓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建筑設計需求。”該企業總經理賀強介紹。
作為該企業的“明星產品”,離線LOW-E玻璃通過應用真空磁控濺射的方法及先進的C-Mag鍍膜技術和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讓玻璃實現冬天保溫、夏天隔熱,性能穩定,儲存時間長,鍍的膜面壽命時間長,易加工處理,接近玻璃自然的顏色。
賀強說,“我們的玻璃產品都具有隔熱、防輻射的使用性能,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工藝,這條生產線還能生產吸熱的呂板、銅板,不斷豐富延伸它的生產鏈。”
目前,該企業已成功申請了真空磁控濺射生產LOW-E玻璃的方法、玻璃分離機構的動力裝置、一種鍍膜生產線全自動貼膜裝置等29項專利。
看發展
技術創新抓三方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各地停工停產。停工停產,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怎么走?
“更加堅定走高新技術之路,才能讓企業發展經久不衰。”在這場疫情中,中建材玻璃在危機中育新機。
定位高端產業,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中建材玻璃始終把科研技術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賀強介紹,企業一直在積極研發新型產品,打造集玻璃及材料鍍膜產品和裝備的研發、生產、制造及深加工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搶占國內市場先機。
為厚植研發根基,中建材玻璃進一步整合中建材集團、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凱盛科技集團公司和地方政府在技術、產品研發制造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組建起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技術、工程管理和企業管理員工隊伍,著力打造鍍膜產品生產、鍍膜產品深加工和鍍膜技術、裝備、產品研發及鍍膜裝備制造裝配四大產業。
“從銷售中提取研發經費,爭取各級部門科技資金,鼓勵員工鉆研創新技術,培養儲備科技人才……”面對市場危機,賀強說出企業在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上準備做的“文章”,“今年我們也在全面積極開展產、學、研結合創新工作,大力開發鍍膜產品的升級產品,讓高端產品逐步市場化。”
同時,企業也在吸納相關專業學生來公司實習、培訓,并吸收玻璃深加工工藝、無機非金屬和機電自動化等專業的新鮮血液,擴大科技人才隊伍,為企業技術中心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