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2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及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排行榜正式發布,15家配套供應鏈企業入榜。
2021年實現營收/凈利潤304.59/115.56億港元,同比分別+63.62%/+79.94%
4月29日,信義玻璃(00868.HK)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根據公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04.59億港元,同比+63.62%,實現歸母凈利潤115.56億港元,同比+79.94%。分產品來看,浮法玻璃實現營收219.08億港元,占公司總營收的71.93%;汽車玻璃和建筑玻璃分別實現營收54.57億港元、30.95億港元,占公司總營收的17.92%、10.16%。公司2021年度分紅預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6港元(含稅)。
受益于行業的需求強勁,公司玻璃產品量價齊升
2021年,中國浮法玻璃行業的需求強勁。這反映在2021年首三個季度的平均售價強勁上漲,主要由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高竣工率所推動。此外,中國政府仍在限制授出浮法玻璃新增產能的新審批,繼而限制浮法玻璃的供應,以實現國家的碳中和政策。成本控制方面,集團實施嚴格的生產成本及節能政策。產品供應方面,集團專注提供高附加值及結構升級玻璃產品、改良浮法玻璃及汽車玻璃的產品組合,以及在北海及張家港增加浮法玻璃產能。營運方面,精簡生產物流,并對建筑玻璃及汽車玻璃分別采取有效的營銷策略。
“建設+收購”拓展公司玻璃產能,布局多晶硅等光伏產業
信義自2020年底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經營其首座硅砂礦場及加工廠,代表集團將有較高的集成度的玻璃生產流程,并能更有效控制主要原材料成本及質量。2021年年中收購海南省浮法玻璃業務,加強了公司產能及華南地區的市場覆蓋。預計營口生產綜合生產廠房第二期將于2022年建成。公司預期未來中國將建設越來越多的太陽能發電場,多晶硅作為光伏的基本原料,廣泛用于制造傳統太陽能電池。公司與信義光能在云南建立的新多晶硅合營企業,增加了對綠色及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與承諾。
房地產政策端積極信號頻現,行業穩經濟穩增長作用明顯
今年以來房地產政策端積極信號頻現,行業穩經濟作用明顯,多地方逐步放開限購等內生寬松政策對行業有較明顯的促進作用。隨著政策端放松疊加疫情后購房者信心恢復,建筑工程市場端也將逐步穩定向好,預計也將推動房地產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生產能力釋放。
說明:
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的指導下,上海易居(博客)房地產研究院主持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工作已連續開展15年。本次測評仍然延續過去14年的測評研究原則,遵循數據客觀、方法科學、立場公正,在測評研究中遵循公益性原則,對房地產上市公司進行客觀梳理,并在深度跟蹤研究企業的基礎上發布《2022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及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排行榜,同時發布房地產上市公司單項榜,發掘行業中綜合實力強、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房地產企業群體,從而引領行業向縱深發展,提升整個房地產業的專業化水平。根據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對象篩選標準,本次測評的研究對象為滬深上市房企94家,在港上市房企60家,以及海外上市房企1家,合計155家。與2021年相比,納入測評的上市公司總數凈減少40家。
本次研究監測所涉及的供應鏈企業,指的是房地產/建筑企業直接采購合作及甲指乙購合作的供應商中,以2022年3月發布的包括總包類、裝配式施工、幕墻及門窗工程、游樂設施、電梯、太陽能系統、充電樁工程、防水材料、鋁型材、門窗五金、玻璃、涂料、管件管材、消防設施、建筑電氣、家電、智能家居、電線電纜、智慧停車、地板類、定制家居、建筑陶瓷、衛浴潔具、燈具照明以及鋼鐵、水泥基礎材料等行業首選品牌企業中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