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為我偉大,而在于我背后有無數(shù)普通人默默無聞的努力和貢獻。——世界玻璃大王,曹德旺。
成長之路
于別人而言,學習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持續(xù)付出看不到收獲,是因為看到別人進步,對比自己的落寞。但曹德旺來說,真正的痛苦不是學習的收獲與否,而是明知道自己很無知,卻沒有任何途徑能夠?qū)W習的無奈。
因家庭困難,14歲的曹德旺失去讀書機會,臨走前對著學校痛難過,他像還未滿月就突然斷奶的嬰兒,除了哭還是哭。當時他父親對他說了一句話:“你不要哭,哭也沒用,再也不會到學校讀書。”
就這句話而言,他父親說出口,并不比他舒服,自己作為父親,沒能讓孩子讀書,是一種沉重,也是一種挫敗。

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少了學校系統(tǒng)化的知識滋潤,但是曹德旺有了時間更多陪伴父母,從父母身上汲取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母親對他說:“窮要窮得清,富要富得明。”
父親對他說:“人有多少心,就能成多少事。”
.....
對于生活的窘迫,父母并沒有妄自菲薄,而是引導曹德旺正確的認識人生中難免的磕磕絆絆,明白李白說的“人生若波瀾,世路有曲屈。”得到鼓勵的曹德旺,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放牛生活。
放牛的日子并不好過,他對知識的渴望與無字的生活產(chǎn)生極大的矛盾。這個孩子為了看到字,讀字,常常把送月餅留下的油膩報紙,雜志留下。在牛背上讀,在月光里讀,在清晨在傍晚,在無數(shù)個希望的念想里堅持。
有不認識的字,他起早貪黑給別人割草一年,買了一本八毛的字典查字,不懂意思,花了三年時間存錢買了一本《辭海》查詞義。一本字典,一本辭海,這就是曹德旺的基礎教育。
隨著時間的增長,他不得不擔上家庭的重擔,他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
20歲他賣水果,凌晨3點出門,白天扛著300斤的水果穿梭于市場之間,晚上八九點到家,一到家就得趕緊睡覺,不然明天起不來,而如此辛勞的付出也才只有兩塊錢的收入。
母親常在他邊流淚,他問母親為什么哭,母親說喊他起床心疼,不喊又不行。
然而,艱苦的日子并沒有壓垮這個男人,他深深知道苦盡甘來的天道酬勤,靠自己的雙手一步步走出生存的窘境,生活漸漸好起來,且,在底層摸爬滾打的吃苦中,他汲取社會這本無字書的很多知識,未到三十歲的他已經(jīng)是個無人能騙的“人精”。
商場展身手
1983年4月他承包了福清市高山鎮(zhèn)一家虧損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玻璃廠,他知道職工需要什么,怎樣做才好,于是推行績效工資制度,擴大生產(chǎn),當年就扭虧為盈。
隨著對玻璃行業(yè)的了解,曹德旺發(fā)現(xiàn)汽車玻璃這一塊我們國家?guī)缀跏且揽窟M口,供貨被人吃得死死的,一塊一兩百成本的玻璃價格幾千元不等。曹德旺心中郁郁不得,心中對自己下了個目標“中國人應該有一塊自己的汽車玻璃。”
1985年,他將公司的主要方向放在汽車玻璃,冒著極大的風險從芬蘭引進機械設備,在同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曹德旺公司生產(chǎn)的汽車玻璃經(jīng)受住了考驗,完全符合標準,曹德旺低價高質(zhì)的汽車玻璃很快就在中國打開了市場,四個月他就賺到了70萬元。

兩年后他聯(lián)同11個股東共同創(chuàng)建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正式開始了自己用玻璃做中國名片的信仰之路。
2001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更加邁開步子走向世界,然而商場如戰(zhàn)場,當?shù)蛢r優(yōu)質(zhì)的福耀玻璃進入到別的國家以后,自然有人不愿意自己的市場被占。
2001年,加拿大對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發(fā)起反傾銷調(diào)查,在長達八個月的艱苦應訴后,福耀玻璃大獲全勝,贏得我國入世貿(mào)組織后的第一起反傾銷案。

然而更厲害的巨頭還在后面,美國為保證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進入美國市場。也發(fā)起反傾銷法案。
2001年到2005年,花費巨資一億,福耀玻璃成為中國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并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yè),美國氣得牙癢癢,以至于2006年美國商務部部長訪問中國時,點名約見曹德旺。
曹德旺的做法贏得很多人的支持,并且在勝利的時候,曹德旺沒有忘乎所以,始終堅持對科研費用的加大投資,贏得世界八大汽車和制造商的敬意,為以后的大發(fā)展奠定基礎。
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曹德旺玻璃做好以后沒有涉足其他行業(yè),一心一意將玻璃做到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一件事,做一個東西做到極致,就是能人,而能像曹德旺這樣始終如一堅持一個行業(yè)的企業(yè)家,非能人一詞所能概括吧我想。
真實的曹德旺
真實的曹德旺離不開其特定的身份,作為中國人角色來說,他做了件很有意味道的事。
1995年,美國看重曹德旺的公司與他這個人,于是他們一家獲得了到美國生活的綠卡,也就是說他毫不費力就獲得其他人眼中價值不菲的門票。
與其他資產(chǎn)轉(zhuǎn)移海外的老板不同,曹德旺知道,福耀是中國的,它將是一張中國的名片,于是他在2005年全家撤出美國,一個都不留。家國之間,曹德旺做了明確果斷。
他是這樣說的:“選擇移民的不是企業(yè)家,是小老板,真正成家的,有抱負的,他不會移民,他是人物,他必須向歷史負責。”

作為企業(yè)家的曹德旺除了有其企業(yè)家的精明與智慧,還有對于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我覺得這是他真正出眾的地方。
曹德旺的工廠一般是沒有工會的,因為工會會耽誤生產(chǎn),但是有一個工廠很特殊,是有工會的,事情如下:
工廠坐落于伊利諾伊州,當時曹德旺收購ppg的工廠,而ppg的老板之所以要轉(zhuǎn)讓,是因為公會鬧騰,他們和公會打了五年官司,影響生產(chǎn)。
為了讓曹德旺放心收購,ppg老板提出收購后開除所有公會的工人,所有經(jīng)濟損失由ppg公司負責的合同。
然而,曹德旺沒有,他覺得,兩百個工人背后是兩百個家庭,家里的頂梁柱要是失業(yè)了,他們該如何是好?
但是公會打官司的事又很影響生產(chǎn),拖一天就是一天的巨大耗費,他自己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而是自己一點點積累的血汗錢,他和工人坐下來談,加兩元的工資,沒問題,五險,買了,401k養(yǎng)老險也買了,工人最后提出一個要求,就會是每年的工資遞增要有1.2%,但是曹德旺先生覺得這樣不夠高,給他們增加到5%,翻了四倍不止。
但曹德旺也提出一個要求,就是產(chǎn)品要達到他的要求,為此他特意帶10個工人到中國看,工人看了以后都哭了,不知道是慚愧還是感動,中國工廠不但質(zhì)量好,合格率高,員工士氣高,而且沒有發(fā)生沖突,協(xié)調(diào)很好。
曹德旺在采訪中自信地談道:“在勞資關系上,我非常自豪地講,中國沒有第二個人勝得過曹德旺,我認為天下人就是人,人同此心,沒有什么區(qū)別。”
此外和其他公司的不一樣,曹德旺對員工的福利非常好,好到職工下班以后,自發(fā)為公司想辦法研究如何節(jié)約成本。
有這么一個事,當時曹德旺福耀公司的玻璃的四周會有膠布,是一次性的,用了就丟,雖然才幾塊錢,但有個員工還是覺得這樣太浪費了,因為質(zhì)量不能重復用兩次,于是該員工就自己想解決辦法。
自己在下班之余騎著自行車在重慶到處找東西替代,經(jīng)過不懈探索,最后還真讓他找到了,只需要花幾分錢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的主動行為替公司一年節(jié)省幾百上千萬。
而曹德旺對員工的福利從何體現(xiàn)?
首先是薪酬的保證,上面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到曹德旺的厚道;其次是以身作則,不準員工在上班或是下班后賭博,凡是抓到一律開除;第三就是,曹德旺斥巨資給員工養(yǎng)老!
只要是員工嫡系家屬有重大病患,報上來福耀公司付醫(yī)藥費!其中有位一線員工的孩子得重病,公司花了上百萬的醫(yī)藥費治愈。這在我們認為福利最好的國企都是做不到的,或者說如果不是親自收集采訪資料,我還以為是炒作。
但是曹德旺做到了,他用行動證明他一個企業(yè)家的對社會的回報并非口頭一話,而是落實到到制度里的實在。
說完企業(yè)家角色,下面看看他的其他角色。
作為慈善家的曹德旺,現(xiàn)金加上股票變現(xiàn)大概有120億左右捐給社會,但與其他做慈善的人也有不同,他很低調(diào),低調(diào)到不翻翻資料不知道有這么號人物捐了這么多錢。
他俏皮地還說過這樣一句話:“捐款了心里會很開心,他們說我長得很帥,我說就是做慈善做的。”比起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鞣N捐贈,他的捐贈顯然是低調(diào)的,是更可貴的。當然,我不是否定其他人,捐贈這種東西,捐一分錢也是難能可貴的。
我想說的是,比起有些假慈善,用項目,用名聲換慈善的人來說,他更值得我們學習的。
當然,曹德旺還有其可愛的一面,何以見得?
一個電視臺邀請他做節(jié)目,他直言不諱說我不會借你一本書,更能別提給你一本。曹先生嚴肅中略帶認真,老實巴交地說不會給記者一本書,直讓記者迷糊這還是捐錢不眨眼的曹德旺嗎?
除此外曹德旺還透露自己喜歡開車,甚至“飆車”。
有一年廈門到泉州的高速公路開通,他自己一個人吃完飯就開上高速,開到180邁。記者問他感覺怎么樣,這位嚴肅的企業(yè)家害羞一笑,真誠而開心地說了一句:“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