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玻璃生產行業是一個重污染、高排放產業。而位于龍子湖區的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中航三鑫太陽能光電玻璃有限公司等玻璃生產企業,“綠色”、“低碳”、“循環”已經成為了企業環保的“關鍵詞”。
11月22日,記者來到了中航三鑫太陽能光電玻璃有限公司。在廢棄物排放監控室。工作人員正在對燒制玻璃產生的粉塵、一氧化碳等排放物進行著實時監控。“我們采購了高價專業設備對排放物進行處理。所有的排放物都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該公司安全環保部經理蔡永強表示,“這使得‘重污染’成為了‘過去式’。”
在實現更加環保、綠色的生產過程中,中航三鑫太陽能光電玻璃有限公司也在努力降低企業成本。“我們將燒制玻璃產生的蒸汽用來發電,每月可發電約250萬度,為企業節約150余萬元。此外,我們還通過廢水循環利用,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300余萬元。”蔡永強表示,“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是玻璃生產行業未來的必然趨勢和要求。隨著環保要求的越來越高,一大批還在使用落后生產方式,造成嚴重污染的小微玻璃企業將逐漸被淘汰。這也使得我們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
在生產出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的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則有著更進一步的環保措施。
“傳統玻璃行業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玻璃在燒制過程中,排放出的大氣污染物。”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華東告訴記者,“傳統玻璃行業在把石英砂等原料燒制成玻璃時,需要用重油、鎂粉等作為燃料。這種燒制工藝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污染物。而我們的生產線則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并使用有利于環保的富氧燃燒工藝,因此,在玻璃燒制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大氣污染物。最終產生的大氣排放物自然也在國家排放標準之內。”
此外,和中航三鑫太陽能光電玻璃公司一樣,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公司同樣對生產中的水和蒸汽進行了循環利用。“燒制玻璃產生的蒸汽,可以給整個廠區進行供暖。而生產用水也進行了循環利用,所以幾乎沒有廢水排放。”吳華東告訴記者,“另外,我們還對石英砂等每一種原材料都設有除塵系統;對生產產生的廢機油,我們聘請了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處理,真正實現環保當先,綠色生產。”
從重污染行業到實現綠色發展,玻璃產業的變化只是近年來,龍子湖區生態保護工作成果的縮影。
近年來,龍子湖區先后深入開展了重點污染源的專項治理,綜合整治了鳳淮路的非法采石加工廠,持續打擊了盜采山石違法行為,確保和平乳業螞蟻山奶牛場的等重點環保問題得到整改落實。此外,該區通過改氣,關停燃煤鍋爐,取締散煤經營,落實建筑工地防塵措施,實施道路降塵抑塵作業,取締整治散亂污企業,對重點企業實施特別排放限值等一系列的舉措,使該區今年1到3季度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12%,全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龍子湖區還通過對加油站等6個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推動了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并編制完成了《龍子湖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我們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特別是通過解決環保督察突出環境問題和重點難點生態環境問題,轄區內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持續改善。”龍子湖區區長馬瑞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環保督察突出環境問題為抓手,繼續圍繞大氣、水、土壤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堅持不懈一抓到底,堅持問題導向,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標準,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