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光伏企業依舊在低調穩健地進行擴產,比如以隆基、中來為代表的部分光伏企業紛紛計劃投建單晶高效光伏組件項目。
此前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底,隆基、通威、中環、晶科、鈞石、愛旭等10家光伏企業計劃擴產138.65GW,投資金額近540億元。
24企重大在建光伏項目投資共755.82億:通威、中環、隆基投資規模超百億!
根據2019上半年光伏上市企業公開披露的財報數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對其進行縝密篩選,對下述24家光伏上市企業重大光伏在建工程項目投資規模進行統計分析發現:
截至2019上半年,24家光伏上市企業重大在建光伏工程項目投資預算規模高達755.82億元;其中1-6月份增加投資金額76.18億元。
光伏項目投資預算規模超10億元的企業共包括通威、中環、隆基、特變、中來、福萊特、東旭藍天、東方日升、易成新能、南玻A、太陽能、愛康、陽光電源13家。
光伏項目投資預算規模超100億元的企業有通威、中環、隆基,其投資金額分別為182.02億元、176.72億元、123.85億元。
下游擴建,帶動上游光伏玻璃產業供不應求
去年11月光伏玻璃的銷售均價約為20元/平米,到今年8月其銷售均價已經上漲到26元/平米以上,漲幅度超30%。
平價上網前夕,硅料、電池總能給行業帶來降價的驚喜,然而那些輔料,大家看到的不是跌跌不休,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漲價。尤其是光伏玻璃,這一輪漲價到底要到何時?
1.漲價首先源自需求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創115GW新高!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場已經給了行業一個驚喜,下半年國內政策已定,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王勃華秘書長9月最新的形勢與展望報告,下半年國內市場依舊保持40-45GW樂觀態勢,并“期待行業能給大家一個驚喜”,因為2019年光伏裝機量,必須講政治。
在裝機量新高的大背景下,雙面發電正在更大程度地被行業認可和接受。晶科能源錢晶在南美光伏展上強力發聲:大型電站將棄用單面組件。目前成熟的雙面組件一般都是雙玻封裝,透明背板剛剛開始試用,且成本遠未被認可,雙面組件的需求將讓玻璃需求增加。
因此,根據行業分析,連續9個月一直不斷上漲的玻璃價格,首先源于市場需求。預計2019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量為7.77億平米,其中由于雙玻化帶來的需求增量為0.62億平米。
2.漲價本質是供不應求
需求不是漲價的根本原因,因為除了玻璃,光伏對應的所有輔材、部件需求都在增加。市場原理告訴大家:漲價的根本原因在于供不應求。
細分行業屬性看,光伏玻璃是一種工業標準品,良率、窯爐規模、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成本控制是行業核心競爭要素,同時該環節還具有技術、審批、資金、認證和客戶壁壘,壁壘較高,且行業技術迭代相對較慢,行業幾乎已經形成以信義、福萊特,金信新能源為首的寡頭競爭格局。
此外,由于玻璃屬于高耗能項目,玻璃產能的投資受到政策引導方面很大的限制。
因此,從產能、供應和需求三方面來看,玻璃供不應求的情況將延續到2020年6月-9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