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為打造東北最好的營商環境,發揚“店小二”精神服務項目和企業,在全市全面實施項目管家制度,為全市5000萬元以上項目、規上企業和小升規企業全部配備項目管家,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也吸引了更多資本落地。去年10月以來,借助項目管家制度,本溪市已幫助項目單位和企業提供定制服務和解決實際問題420件(次);今年前兩個月,全市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19.25億元,超過去年同期的20倍。

本溪福耀浮法玻璃建設項目一落地,項目管家就誕生了,平山區年輕干部李宇說起項目管家來記憶猶新。當時,本溪市為更好地服務項目建設,專門成立了福耀玻璃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圍繞項目開工、投產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明確責任,全力開展工作。她作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聯絡員,天天去施工現場,代表政府對接企業,遇到問題及時報告。在項目建設中,省、市領導多次到項目工地現場辦公,集中解決項目在征地拆遷、手續辦理、“七通一平”等環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所有落實工作也由項目管家全程幫辦落實。正是這些到位的服務使企業實現簽約百日開工、開工一年多投產。在這個過程中,項目管家被企業當成了貼心人。
如今,福耀集團全國最大汽車用優質浮法玻璃單體工廠,已經成為本溪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項目管家換人了,但是服務沒變。生產期和建設期相比,需要政府介入的事情少了,但項目管家依然服務到位,不僅負責把企業的訴求向政府傳達,還負責把各部門的有關要求和政策進行分類整理,將對企業有用的政策信息傳達到位。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項目管家最大的作用是在項目立項階段幫辦各種手續,找誰辦、怎么辦、需要哪些前置條件,項目管家都一一替企業打理好,大大縮短了項目落地時間,減少了投資者在企業初創階段的各種困擾。在溪湖區,遼寧華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落地之初,多家電力施工單位前來投標,報價中除了施工費,還有辦理全套手續的費用。項目管家劉楨得知后幫忙協調,使企業和國家電網公司直接對接,省去了一筆開支。而在本溪滿族自治縣,一個每年可以吃掉60萬噸秸稈等廢棄料的生物質熱電聯產工程,在籌備開工時,被無處取土的施工問題難住了,項目管家劉永文經過多方協調,給建設方找到了大量的建筑余土做回填料,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