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記者會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科技界)、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常委、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就企業創新問題答記者問。
周群飛:創新與風險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從創新的內涵來看,創新始終伴隨著風險。就像在20年前,我們把玻璃用到其他領域,也會擔心失敗。但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失敗就不去創新。對企業來講,我相信不是每一個創新成果都能轉成產業化,但是十個創新里面有五個就已經很成功了。如果大家害怕有風險,不去創新,那消費者也用不到很好的產品。
周群飛:這個風險,一方面是技術風險。創新以后,技術能否非常成功地轉入量產?普及率有多高?如何保障它不被竊取?
第二,市場方面的創新。衡量一個新的技術成果,最重要的一環是能否經過市場的檢驗,也就是消費者對這個產品的喜好程度、接受程度。
第三,融資風險。特別是民營企業,我們的研發經費都是屬于自有資金,雖然有很多新型的融資方式,比如發債、股權轉讓等,但最早投入的資金都是企業承擔的,所以一般企業不愿意做研發投入。我們公司一直以來研發費用投入的比例比較高,基本在6%左右。
第四,管理上的風險。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要結合外界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戰略規劃。有時候我們企業規劃未來要做一些什么樣的研發,但是外部環境不接受這樣的產品。我也強調,不能閉門造車,要走出去,結合客戶的意見,客戶要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
周群飛:作為企業代表,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企業一定要考慮自身所在行業領域的市場需求。我們前段時間看到5G折疊屏很開心,但它能否成為受歡迎的產品,還要接受消費者的檢驗。如果一窩蜂去研發,感覺市場需求很大,大家用一個低價去競爭,可能難以保證企業的投資回報。
第二,推進產學研各項主體創新。政府也可以給企業和學校之間搭好平臺,定期把科研成果掛到網上,企業需要什么技術,可以很輕松地得到這個技術,當然不是去竊取,我們尊重知識產權,企業可以付出成本,共享這個成果。
第三,優化拓寬融資渠道。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所有內容,我們企業都能用好,只要政府貫徹好,民營企業在這樣好的營商環境里會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