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云國(左)認真教工人查看異型酒瓶品質
11月23日,記者從清平鎮獲悉,今年2月,重慶晶渝玻璃有限公司與唐云國簽訂了“火焰拋光的氣泡玻璃成型方法”發明專利技術轉讓協議。就是憑借這一個專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救活了連續4年虧損的玻璃企業,使一個虧損企業打了翻身仗,在清平鎮玻璃行業中傳為神奇。
年逾半百的唐云國,1965年出生在清平鎮楊柳村。由于家里貧困,姐妹多,1982年,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他只讀了一學期高中,便跟隨堂兄去到貴州省貴陽市一建筑工地打工。1984年,他父母擔心他年齡大小在外生活不能自理,便托人在清平鎮原鄉鎮企業開辦的鋼木制品廠為他找了一份工作。20歲出頭的他心中一直都有個做老板的夢想,他看準楊柳壩企業多、人氣興旺的特點,剛結婚的夫妻倆便在楊柳壩場鎮開起了一家餐館,獲得了第一桶“金”。隨后,唐云國辦企業便一發而不可收拾,連續開起了洗煤廠和汽車運輸業。2008年,他又投資開辦了“合川鑫豪燈飾玻璃廠。同時,他還應聘兼職任重慶健力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兩個玻璃廠的生產技術和管理。2009年,唐云國把自己創辦起家的企業交給妻子經營管理,自己與朋友在獅灘鎮白銀村投資開辦了“重慶白瑩水晶制品有限公司”。
唐云國并不滿足現狀,有了這些企業的生產管理經驗,讓他對玻璃產品又有新的認識,通過在生產中的反復實踐,他終于破解了異形玻璃和有色玻璃生產中的關鍵性難題,他帶頭組建的研發團隊,先后成功研發了10多項玻璃實用技術和玻璃外觀設計專利。2016年,由他自主創新研發的“火焰拋光的氣泡玻璃成型方法”獲得國家專利,在全國玻璃行業中獨樹一幟。
今年初,清平鎮黨委、政府深化實施區委、區政府“三計劃一行動”工作,加快推進民營玻璃企業轉型提質,高質量發展。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在走訪企業中了解到重慶晶渝玻璃有限公司由于缺乏高端人才和核心技術,從2013年至2017年,已連續4年虧損,企業面臨有市無貨的困境。為此,鎮黨委、政府組織經發辦、清平玻璃行業協會在網上、朋友圈發起招錄玻璃行業高管人才和尖端技術的啟示。今年2月,經鎮黨委、政府為企業牽線搭橋,唐云國與重慶晶渝玻璃有限公司履行了專利技術轉讓手續,同時,公司任命他為總經理,全面負責生產管理。他不負眾望,首先改進生產工藝,抓好員工的技能培訓,嚴把原料質量關,節能降耗,強化內部管理,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改革,并成功運用自主研發的“火焰拋光的氣泡玻璃成型方法”專利技術,使企業生產突飛猛進。截至10月底,該公司生產各類玻璃產品1000萬余只,總產值達7000余萬元,產值與去年同比翻了一倍,上繳稅金200余萬元,實現了產銷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