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十屆水晶博覽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記者走訪了部分參展水晶企業,除了像東洲、華德這樣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浦江小橋水晶工藝品有限公司和浦江多藝水晶珠寶有限公司也讓人眼前一亮。兩家企業都是從水晶工藝品起家,如今走的卻是兩條截然不同的經營之路。
走電商道路,讓浦江水晶走向全世界
浦江小橋水晶工藝品有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扎實經營,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割料、平磨、刻面、打凹、內雕、噴砂、彩印等一系列水晶生產設備的綜合性水晶生產企業。

走進小橋水晶的展廳,你可以看到主營的水晶激光內雕、水晶白坯、水晶獎杯獎牌、水晶辦公用品、水晶表件、水晶花瓶、水晶燭臺、水晶彩像、水晶模型、水晶包裝盒等,讓人愛不釋手。總經理朱冬生強調產品設計新穎、選料精良、做工精細、服務周到,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贊譽。
朱冬生介紹,自己2001年創辦小橋水晶,汲取的是“小橋流水”的意境。2015年進入浦江中部水晶集聚園區發展,入園時的產值是1000多萬元,而2017年公司產值突破3000萬元,躋身規上企業行列,未來立志成為行內頂尖的水晶工藝品供應商。
在公司電子商務辦公室內,客服們在電腦前與海外客戶不斷地交流著,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幾大國際電商平臺上銷售水晶產品。個性化水晶擺件、獎杯獎牌、旅游紀念品……每隔一周這家企業就會向全球市場推出一款新產品,個性化的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公司展示廳內,數百款水晶產品銷往歐美、日本等國家,其中電商渠道占了一半以上。“公司產品出口歐美、日韓國家的比例達70%。”盡管傳統的線下商貿形勢不錯,小橋水晶依然組建了30人的電商團隊,全面進軍B2C市場。
堅持傳統銷售模式,利用冷門產品另辟蹊徑
在今年的晶博會上,浦江多藝水晶珠寶有限公司帶來的水墨系列茶具十分受歡迎,現場單價128元一只的水晶茶杯被訂走不少,這讓總經理王亮找到了繼續拓展市場的信心。

浦江多藝水晶珠寶有限公司是生產加工水晶獎杯、水晶茶具等產品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以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
這家曾在傳統水晶加工制作上賺到第一桶金的企業,如今轉型研發制作水晶茶具。王亮介紹,幾年前,自己看到一個水墨畫的公益廣告,想著能不能研發一款水墨畫與水晶結合的產品。
從2016年到2018年6月,利用兩年半的時間,王亮帶領工廠技術工人研發出了一款水墨畫茶具。在今年晶博會上,王亮帶著三個系列亮相,每套售價在1600元左右,而大部分買家都對中國茶藝較喜歡。

與小橋水晶走的線路不一樣,王亮的水晶茶具主攻國內市場,銷售模式選擇的是傳統的線下代理,“對于水晶茶具這樣的產品,主要還是那些喜愛中國文化,愛喝茶的消費者為主。所以我還是選擇傳統銷售模式,穩抓穩打,一步步深入市場。”
對于未來,王亮表示,自己開發中國風的水晶玻璃產品,也會延續到家具軟裝上,依然是走國內市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