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總結我國日用玻璃行業廢氣治理技術的經驗,進一步推動行業向高質量、低排放、綠色環保的方向持續發展。由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山東省日用硅酸鹽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玻璃容器委員會聯合組織的“全國日用玻璃行業高質量發展與環保治理再提升研討會”,于2018年6月30日在泰安召開。來自全國日用玻璃企業、環保企業、相關院校、研究院、專家學者、有關行業協會,約80家單位的15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工信部消費品司潘志勇副處長、中國包裝聯合會胡正陽處長、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劉建平副理事長、山東省輕工聯合會王建全常務副會長到會祝賀并致辭。
會議由中國包裝聯合會玻璃容器委員會秘書長曹青山同志、山東省日用硅酸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均光研究員、山省日用硅酸鹽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軍研究員、山東省日用硅酸鹽工業協會秘書長薛俊田同志分別主持。
中國日用玻璃協會趙萬幫秘書長做了《2017年中國日用玻璃行業運行情況報告》,就于今年四月一日起實施的《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版),探討如何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并探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日用玻璃企業如何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國輕工清潔生產中心孫曉峰主任做了“新形勢下環保政策法規標準對日用玻璃行業的影響”的報告;山東省日用硅酸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均光做了《日玻行業在環保檢查方面遇到的問題說明》、《山東新舊動能》、“《山東省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8)》要點”的報告;山東省日用硅酸鹽工業協會技術部部長李剛對“《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現行與定稿有關內容說明”和《目前適合于日玻行業廢氣治理技術情況說明》的兩個報告進行了說明。有關環保公司及玻璃企業在大會上分別作了“玻璃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環保治理再提升”等方面的專題技術發言。在自由發言階段,與會代表暢所欲言,研討熱烈,提出許多建設性觀點,就環保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和交流。會后部分代表參觀了“泰安玻纖”的環保治理設施并與該公司的現場人員進行了交流。
會議認為,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研究,2018年我國日用玻璃行業廢氣處理仍處在探索階段,部分企業采用低溫催化劑并加上嚴格的管理,在廢氣處理方面初步取得階段性成果,并針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不斷改進處理工藝,但是距離低排放、低成本、低能耗運行的要求還有差距,需時間來檢驗,有些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探索。在國家大氣排放標準沒有出臺的情況下,國家行業協會和各地方協會需盡快探討并提出本行業的“團體標準”,使環保執法有更合理的依據。
會議呼吁日用玻璃與環保企業,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情形下,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創新,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立足高質量發展的起點,使行業產業結構和環保治理能達到一個相對新的高度,推動行業可持續、綠色、健康的發展。
會議本著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坦誠進行,達到了預期效果,在全體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并一致通過了會議紀要。
本次會議對日用玻璃行業環保治理現狀提出了以下問題與建議:
一)、問題:
1、執行標準差異問題:由于行業標準一直沒有發布實施,省域之間、市域之間執行環保標準要求不一樣。參會企業代表呼吁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符合行業特點的《日用玻璃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2、燃料調整問題: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窯爐仍然是燃發生爐煤氣窯爐,但部分地區一再要求更換用天然氣。由于玻璃窯爐獨有的結構特點導致燃料更換難度較大,且無法確定更換后燃料能充足供應。
二)、建議:建議環保部門在日常監管的時候,給出一個合理的“達標排放核算區間”與一定的設備檢修時間。個別地市要求每小時排放都達標,且不給企業檢修時間,是不切實際與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