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時間:4月23-27日
調研人:王柯
調研地點:廈門,漳州,深圳
調研企業:漳州旗濱,廈門明達,東莞泰升,中航三鑫
調研目的:了解企業產銷情況,庫存情況,加工廠訂單情況
調研核心提示:
①生產企業規模發展后改變結構升級是必然
②玻璃行業存在周期性淡旺季變化
③生產企業和加工廠原片庫存有較大壓力
④玻璃需求存在一定趨勢減弱
調研過程:
一、漳州旗濱
一、漳州旗濱
漳州旗濱是本次調研的唯一一家原片生產企業,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企業。漳州旗濱擁有8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日熔化量5700噸。2017年營收4.7億元。
調研團首先參觀了漳州旗濱7-8線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分別生產常規薄板和厚板。隨后調研團和旗濱負責人進行企業產銷和發展交流。
根據旗濱姚總介紹,漳州旗濱注冊資本10億元,是國內單體生產線最多的一個基地。主要生產白玻,超白玻璃,色玻,low-E,TCO等產品。旗濱在國內擁有23條生產線,日溶化量15400噸,產量占比玻璃行業10%左右。旗濱在發展的過程中的主要集中了三方面優勢,其一就是規模優勢。其二區域優勢,旗濱玻璃生產線大部分處在國內玻璃主銷區域華南區域,在國內玻璃價格最高。其三是低成本的資源優勢,主要體現在漳州旗濱自己的硅山。隨著企業規模發展,旗濱對自身定位有所調整,計劃在3-5年時間把旗濱從原片的龍頭企業發展成集原片制造和節能玻璃的綜合企業集團。旗濱的發展由規模發展轉變為質的發展,到2020年實現公司營業收入100億元。
關于市場銷售,漳州旗濱銷售副總介紹。進入2018年1月整體市場銷售不錯。隨著二三月份春節假期四月份清明節和五一小長假的影響,整體市場銷售相對于一月份有所松動,有些下滑。這和華北的一些廠家高位庫存有關系,也和節后訂單的持續性有關。當前整體銷售相對穩定,五一之后可能有提振作用顯現出來。后期在上海圓桌會議指導下廠家有更多的信心支撐。
在旗濱調研期間,中國建筑玻璃和工業玻璃協會常務副會長張佰恒一同參加調研,并在交流會上作總結性的發言。張會長發言主要談及三方面:
其一,就是對旗濱由規模擴大發展進行結構調整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的肯定。張會長強調,玻璃在國民經濟里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位置很重要。玻璃是國內四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但是玻璃產能過剩不是全面過剩,而是結構性的過剩。實際在高端的特種的玻璃方面還是需要大量進口的,普通的建筑玻璃是嚴重的產能過剩。企業在規模發展后從嚴重過剩產品向高端特殊品種玻璃轉變是必然發展的生存之路。
其二,玻璃現貨行業存在淡旺季發展周期。張會長通過對05年以后的玻璃廠家產銷存價格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玻璃行業存在三年一個淡旺季周期變化,淡旺季周期分別經歷05年,08年,11年,14年。像16年17年連續旺季周期是很少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環保政策趨嚴所致。2017年中,排污許可證制度在河北沙河試點,沙河廠家沒有拿到排污許可證的停產了十余條生產線。玻璃是一個連續生產,淡旺季銷售的行業,一條生產線一旦停產,其復產的成本高達四五千萬,因此玻璃行業產銷協調能力非常弱。
其三,玻璃是期貨品種里邊最有優勢的一種,玻璃產業既有做期貨的基礎也有做期貨的特點。玻璃期貨的一些規則還是需要去完善的,后期玻璃期貨的規則要根據中國自己的特點,玻璃行業的特點,玻璃產品的特點進行一些調整。
二、廈門明達
廈門明達擁有三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不過現在均處于停產狀態。目前公司主要生產銷售玻璃深加工產品。公司產品涉及鋼化,制鏡,low-E,中空,夾膠等玻璃深加工產品。明達產品訂單以外貿為主,相對穩定。明達原片玻璃主要采購自信義,旗濱,南玻等大型原片廠家,原片庫存天數一個月左右。在今年玻璃價格逐漸趨弱的趨勢下,庫存壓力較重。在明達調研了解到,廈門地區深加工存在開工不足,訂單環比減少,大約有30%的加工廠訂單不能維持正常生產。
三、東莞泰升
東莞泰升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玻璃加工及玻璃貿易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產品涉及家具玻璃,電子配套玻璃,廚衛玻璃,環保鏡玻璃,移門工程玻璃,彩晶面板玻璃等深加工產品。在和泰升交流會上了解,東莞地區大型加工廠以外貿為主訂單穩定,小型加工廠訂單較差開工率不足。泰升客戶主要面對外貿和國內大型企業,國內和國外訂單各占50%,訂單比較充足,訂單數量同比去年增加很大,但是去年和前年相比又差很多。外貿接單的隨意性很大,和原片玻璃的價格波動相關性不大,企業基本按需采購玻璃原片。泰升原片采購主要來自南玻,信義,旗濱等廠家,部分原片玻璃需要進口,庫存天數一個半月左右,一個月原片玻璃消耗量為一萬噸。如果原片采購價格波動超過5%,會對訂單產品價格做調整,因此原片價格波動對價格企業影響不是最大的。如果原片價格有明確的漲價和降價預期,企業采購策略也會相應調整,或增加采購或減少采購,以達到利潤最大。
東莞泰升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玻璃加工及玻璃貿易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產品涉及家具玻璃,電子配套玻璃,廚衛玻璃,環保鏡玻璃,移門工程玻璃,彩晶面板玻璃等深加工產品。在和泰升交流會上了解,東莞地區大型加工廠以外貿為主訂單穩定,小型加工廠訂單較差開工率不足。泰升客戶主要面對外貿和國內大型企業,國內和國外訂單各占50%,訂單比較充足,訂單數量同比去年增加很大,但是去年和前年相比又差很多。外貿接單的隨意性很大,和原片玻璃的價格波動相關性不大,企業基本按需采購玻璃原片。泰升原片采購主要來自南玻,信義,旗濱等廠家,部分原片玻璃需要進口,庫存天數一個半月左右,一個月原片玻璃消耗量為一萬噸。如果原片采購價格波動超過5%,會對訂單產品價格做調整,因此原片價格波動對價格企業影響不是最大的。如果原片價格有明確的漲價和降價預期,企業采購策略也會相應調整,或增加采購或減少采購,以達到利潤最大。
四、中航三鑫
中航三鑫是深圳一家大型玻璃加工企業,主要產品涉及LOW-E節能玻璃材料、太陽能玻璃材料、電子玻璃基片材料等。電子功能玻璃、太陽能玻璃以及LOW-E、鋼化、夾層、中空、防火防爆等建筑工程安全節能玻璃等。在交流會上,公司劉總詳細介紹了深圳玻璃加工企業狀況。在南方對玻璃加工產品要求比較高端,大部分都是往國外走,所以對原片的要求相應比較高。去年后半年原片供應緊張,價格上漲30-40%左右,國內訂單利潤基本被壓縮,因為國內訂單毛利潤也就30%左右。近期原片價格下降了100多元/噸,留給加工廠的利潤空間相對寬松,加工廠成本壓力減小,玻璃加工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原片玻璃。公司原片玻璃采購主要來自大型玻璃原片企業,目前原片庫存11萬片左右,處于高位水平,庫存壓力相對較大。今年以來,公司采購原片基本一單一議,減少價格下滑風險。公司產品定位高端,主要做外貿訂單,放棄了一部分低附加值的國內訂單。外貿和國內訂單利潤分別是50%和30%左右。
五、調研結論
本次調研對象主要是華南沿海大型生產商和加工廠,企業外貿訂單比較多,訂單相對穩定。國內訂單整體需求減弱,小型加工廠對國內訂單競爭力度較大。但是原片生產商對于今年產銷形勢比較有信心支撐,認為當前玻璃行業出現趨弱局面只是階段性的淡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