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從2009年進入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期,增長率達到46%,銷量突破1千萬臺,2013年銷量突破2千萬臺。以此劃分汽車玻璃后市場的年代,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0年以前,汽車玻璃后市場的暴利時代,這個階段以各個主機廠的原標產品在后市場流通為主,車主大多數第一次購買,保險率在30%以上,替換業務主要在4S店,這個階段車主和裝車店對玻璃的認知都以和原有玻璃相同的原標為主,基本沒有汽車玻璃品牌概念。對汽車玻璃的安全性沒有認識,車主完全信任和依賴4S店和玻璃的商標。
第二階段:2010到2017年,汽車玻璃后市場的轉型階段。這個階段,汽車后市場保有量突破2個億,以FY為主的汽車玻璃品牌推出后市場的特有商標,產品和服務單獨為后市場開發和設計。經過幾年的推廣,車主已經完全可以接受獨立品牌的后市場商標。同時,各大汽車玻璃的玩家也紛紛進入后市場,包括一些跨國公司。但是這個階段是艱難的轉型期,大家對品牌剛剛開始有認知,對品質的要求不全面,價格成為一個關鍵因素。所以各個國內的品牌紛紛低價進入后市場,形成殘酷的價格競爭。
第三階段:品牌和服務階段。2017年汽車銷售辦法的更改,原廠同質件成為主流,汽車玻璃品牌開始成為區分產品品質的重要因素。保險條款的變更,車主玻璃保險率的降低,對專業汽車玻璃品牌門店的服務要求提高。歷史悠久,技術領先,質量穩定的品牌會在后市場得到穩定的發展,品牌優勢在專業性上會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