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近日宣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將啟動。
在環保部22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劉友賓在通報近期重點工作時表示,針對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仍然存在的薄弱環節,環保部接下來將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據了解,攻堅行動目前已經制定了“1+1+6”的工作方案,即一個總體方案、一本臺賬(注:把問題一一記下,繼而可以一個個去追究的臺賬)和6個配套方案。攻堅行動將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督促地方及時做好信息公開,實行量化問責,進一步鞏固督查成果,堅決杜絕“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而據環保部此前的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和6個配套方案已在環保部18日召開的黨組會議上審議通過。
業內人士透露,多項環境監察、執法行動同時展開,核心還是要保障“大氣十條”在今年的收官之年,能如期完成考核任務。而在“大氣十條”的目標考核中,最艱巨的地區還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據悉,該攻堅行動可望于9月初啟動,屆時,總體方案及6個配套方案的具體內容也將向公眾公布。
自今年4月至今,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已開展4個月有余,并已完成9輪次督查。截至8月20日,共現場檢查企業40925家,發現存在各類環境問題企業22620家(占比約55.3%),督辦突出問題9040個,約談了8個市縣區的主要負責同志。
“通過持續高壓執法,進一步傳導治污壓力,企業達標排放率明顯提高,‘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取得初步成效,環境惡化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劉友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