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比亞迪的自動化車間
今年惠州比亞迪將繼續增資擴產,計劃投資6億元利用現有廠房建設3D玻璃項目,一期計劃于今年底達到量產條件,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約2億元。市場前景方面,預測2017年3D玻璃用在手機上的出貨量將達1億片的規模,將占市場份額的5.7%;2018年繼續增長63.8%至1.63億片規模,屆時所占市場份額將達7.9%。
“大亞灣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核心輻射區,企業發展過程中將能享受到更多政府扶持政策。同時,政府主動服務企業的良好態度,也是讓該企業不斷在惠州增加投資的重要因素。”惠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說。
惠州比亞迪依托企業內部研發中心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在LED產業領域,公司組建廣東省半導體照明(光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承擔2012年廣東省新型高效LED開發及在汽車組合前燈上的應用項目。公司從事科技研發人員比例在逐年提高,2016年占比為11.5%,研發及工程師達2000余人左右,擁有各項專利超過100余件,2016年研發經費投入超過12億元。此外,惠州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據介紹,惠州比亞迪成立于2007年,位于大亞灣區西部綜合產業園,該項目落戶以來,取得良好發展。據惠州比亞迪披露的數據顯示,惠州比亞迪三家公司2016年工業總產值為246.5億元,同比增9.1%;納稅額6.94億元,同比增長79.6%。2017年1-5月,工業總產值為100億元,納稅額3.81億元,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項目分兩期建設
據介紹,惠州比亞迪包括三家獨立法人公司(惠州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是比亞迪公司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總占地約17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140億元,員工超過5萬人,其中各類研發技術人員超過3000人。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外觀件、結構件、充電器等零部件制造及整機設計、組裝等業務,產品涵蓋IT制造、汽車零部件和新能源三大產業領域。
惠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現擁有一站式的3D玻璃制造工藝及研發團隊,為保持惠州比亞迪長足發展,給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貢獻,結合市場需求及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將投資6億元在惠州比亞迪建設3D玻璃項目。
據介紹,新項目生產的3D玻璃將運用在電子產品配件及手機上、下面蓋玻璃部件。與其他玻璃制品相比,3D玻璃具備輕薄、透明潔凈、抗指紋、防眩光、堅硬、耐刮傷、耐候性佳等優點,可型塑做出3D多形狀外觀,具有產品特殊設計新穎性與質感佳,又可增加弧形邊緣觸控功能,帶來出色的觸控手感,還可提供更好的握感體驗。因此,3D玻璃性能優越,是產業化的最優選擇。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約1.8億元,計劃于2017年底達到量產條件;二期投資約4.2億元,計劃于2018年底建成投產。”上述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約2億元,其中一期設備采購已完成接近60%,二期項目也在按照計劃推進中,整體進展較快。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額約25億元,納稅額約1.3億元。

去年技改投入2.19億元
事實上,除了新增3D玻璃項目外,隨著智能制造、機器換人以及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惠州比亞迪近年來正在積極創建智慧工廠示范項目(實現訂單、生產、倉儲、物流一體化)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惠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比亞迪集團近年來不僅把生產放在惠州,擴大生產規模,同時,為了滿足當地生產需求和技術要求,在當地不斷增加研發投入。現在,惠州比亞迪走的是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模式。
例如,2016年技術改造共投入2.19億元,涉及技改項目有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殼件智能升級及擴產、四條組裝流水線全自動改造、加工機械手自動化改造、CNC落料加工工序機械手智能化項目改造、手機整機組裝線擴產。從業人員從開始的7萬多人降至5萬多人,產品良率從91.2%提升至98.5%,實現機械手代替人工的高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節省人力成本,避免人力在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提高生產產能以及產品品質,并計劃在2017年底,率先實現手機結構件精密加工全自動化生產。
政府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惠州比亞迪已成公司全球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據惠州比亞迪披露的數據顯示,惠州比亞迪三家公司2016年工業總產值為246.5億元,同比增9.1%;納稅額6.94億元,同比增長79.6%。2017年1-5月,工業總產值為100億元,納稅額3.81億元,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雖然比亞迪總部在深圳,但惠州比亞迪是公司在全球最主要的基地之一,年銷售額約占集團的四分之一(2016年統計數據)。”惠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說。而在惠州比亞迪“無憂”發展的背后,是政府良好營商環境的打造。
“10年來,惠州比亞迪獲得的穩步發展離不開惠州市委、市政府和大亞灣區委、區管委會的支持,在用地、人才引進以及技術改造創新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惠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眾多問題,當地政府都會積極協調解決,主動服務,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惠州比亞迪在當地增資擴產,實現雙方共贏。
同時,大亞灣積極引進高層次、高學歷人才,出臺很多人才引進政策,吸引留住人才,促使更多高學歷人才愿意留在惠州比亞迪工作。政府也會推薦一些優秀人才到企業,對于企業勞動力不足問題,也會積極組織相關部門舉辦專場招聘會或者搭建校企合作橋梁,盡力幫助解決企業用人需求。
此外,當地政府非常重視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工作,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比如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智能化改造等項目,按照項目實施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給予企業補助。同時,對于實行技術改造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根據稅收增長按照比例實行事后獎補,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大亞灣毗鄰深圳,距香港海路47海里。深圳東進已成趨勢,現深、惠一體化的加快,人口、產業的轉移更促進了大亞灣的發展進程。”該負責人還認為,大亞灣毗鄰深圳,受深圳輻射作用明顯,應該積極主動對接深圳“東進戰略”,大力實施市“海綿行動”,加強與深圳在規劃、交通、產業、人才、政策等全方位對接,主動承接吸納深圳創新產業和創新要素“外溢”。同時,深圳也要加強與大亞灣的合作開發,共享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經驗,全力實現“東進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