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遼玻璃廠浮法玻璃生產線(資料片)
1963年,自治區第一個玻璃廠——通遼玻璃廠建成,并開始試生產。截至當年5月10日,通遼玻璃廠已生產出平板玻璃810箱。在試生產中,工人每天堅持生產十多個小時。在一個來月的試生產中,由于工人們的努力鉆研,玻璃破損率下降50%,質量趨于正常。通遼玻璃廠可以生產二、三、五公厘平板玻璃,年產十萬箱。通遼玻璃廠正式投入生產,對改變自治區玻璃生產和供應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50年后的今天,在昔日的發展基礎之上,通遼的玻璃產業發生了質的飛躍。2014年9月3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福耀通遼汽車用優質浮法玻璃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正式點火。該條生產線日熔優質浮法玻璃450噸,它的投產填補自治區浮法玻璃生產的空白,標志著我市玻璃行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也為我市硅砂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市場空間。福耀通遼汽車用優質浮法玻璃項目于2013年3月末在開發區開工建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工藝水平的日熔450噸和600噸高檔汽車用浮法玻璃生產線各一條,經過十幾個月的建設,日熔450噸生產線年可生產11萬噸優質浮法玻璃,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時至今日,該項目依托通遼市硅砂資源優勢,在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基礎上,突破了一批共性關鍵技術,企業產品由白玻璃升級為綠玻璃和SG玻璃,“福耀”作為國內汽車玻璃第一品牌,在國內有20家全資子公司,在美國、俄羅斯有4家全資子公司,其產品占有國內汽車玻璃70%的市場份額、國際汽車玻璃30%的市場份額。歷經50多年風雨滄桑,通遼玻璃產業長成大樹,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