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行業產能督查
據環保部介紹,為落實國務院第158次常務會議精神,經國務院同意,環保部、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印發《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督查方案》,將于2017年2月12號至22號,組織開展水泥、玻璃行業專項督查,對落后產能進行清理整頓。
這次督查是一次高規格的督查。環保部表示,本次督查分為8個督查組,由部級領導帶隊,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督查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以及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出臺的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相關政策落實情況。
二、使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淘汰類工藝技術與裝備的產能關停退出情況。
三、利用法律手段倒逼水泥玻璃產業落后產能退出情況。
四、水泥玻璃行業環保政策標準執行情況。
督查期間,環保部公開了督查舉報電話,鼓勵公眾對水泥玻璃行業落后產能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舉報。
長江證券分析師表示,2016年冬季霧霾比歷史上都要嚴重,引發了社會各界和政府高度關注,從鋼鐵嚴查地條鋼到嚴懲河北違規批建鋼廠等可見一斑。近期政策出臺較為密集,劍指鋼鐵水泥玻璃等落后產能,歸根到底引發霧霾在于區域自身燃煤排放所致。
與此同時,全國生產大省也公布了去產能規劃。其中,江蘇2017年將壓縮水泥產能90萬噸、平板玻璃產能200萬重量。河北提出壓減水泥110萬噸、平板玻璃500萬重量箱。寧夏將逐步淘汰日產1500噸及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力爭到2020年化解水泥產能400萬噸。并要求在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
去年12月21日,《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公布,將鋼鐵、煤炭、船舶、玻璃、電解鋁及水泥列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要求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備案及支持新增產能項目,并要求合力推進化解產能嚴重過剩。
萬億基建計劃
除了深化供給側改革,從供應端促進行業改善之外,包括新疆和江蘇在內的多地政府公布的規模超過萬億元的基建投資計劃也將從需求端為生產企業構成利好。

新疆自治區政府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力爭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其中,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000億元、鐵路建設投資347億元、機場建設投資143.5億元。
加之“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將于5月在北京召開,據悉,該論壇是“一帶一路”提出三年多來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有望形成上半年一帶一路主題重要催化劑。而新疆地區的定位恰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這些或將在短期內對水泥和玻璃價格形成較大影響力。
另外,湖南省2017年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萬億元。江蘇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顯示,2017年江蘇固定資產投資為53070億元、工業投資26260億元、工業技改投資14960億元,預計比2016年分別增長10%左右、7%左右、7.5%左右。省級重大項目安排顯示,2017年將實施項目210個、儲備項目20個,總投資3.2萬億元,年度投資5133億元。
據媒體報道,多個省份將2017年的投資目標設定在高位。山東、江蘇、河南、廣東、河北的投資增速目標,分別為10.5%、7.5%、12%、15%、9%左右,按此增速,2017年山東的投資額有望達到5.78萬億,江蘇為5.3萬億左右。這些都從多方面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