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211件(組)歐洲古代~20世紀初玻璃藝術品在河南博物院精彩亮相。這次展覽由河南博物院和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本次展出的玻璃器珍品,選取了歐洲從古代到近現代各個重要時期、各主要代表性藝術流派的精華和杰作,展覽持續到6月14日。
曾為歷史上的奢侈品
玻璃作為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誕生于兩河流域;在古代西亞、埃及和歐洲,玻璃器一直是上層社會的奢侈品,價比黃金珠寶。
本次展覽是捷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首次大規模在遠東地區的展出。作為連接東西方交通要地的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自中世紀以來,在文化交融與碰撞中,孕育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中歐的文化藝術中心。1885年,捷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創立,并以收藏、展示美術工藝品為主。藏品多達50萬件以上,其中玻璃器達4萬多件,集歐洲玻璃工藝藝術之大全。
本次展覽遴選了211件(組)玻璃器珍品,遵循歐洲玻璃工藝,從誕生到發展并走向繁榮的歷史軌跡,并選取了從古代到近現代各個重要時期、各主要代表性藝術流派的精華和杰作。
據了解,因歐洲人將玻璃工藝視做商業技術和秘密,從不外傳而保持其壟斷商業權,在亞洲和歐洲的交易歷史上,也就是中國的瓷器產業比歐洲的玻璃產業更強。不過,在歷史上,中國人使用的玻璃制品都已經是當時的“頂級奢侈品”!

追趕時尚的“中國元素”
此次來華巡展,是中國和捷克之間文化交流的盛事,通過精美的展品,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到一個傳承了近2000年的藝術奇跡。
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樓展廳,中世紀時期曾盛行一時的彩色拼花窗玻璃,文藝復興時期色彩艷麗、繪有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形象的啤酒杯,巴洛克時期象征著“愛和純真”的無色玻璃奶瓶,現代主義時期集實用和時尚為一體的各類花瓶……一件件精美的展品,講述玻璃器從誕生到發展并走向繁榮的歷史軌跡。
值得一提的是,帶有中國元素的玻璃器皿尤其引人注目:一件精美的中國風玻璃板畫上面畫著遠東式房屋、飛翔的仙鶴、畫面前方有低矮的假山石和中國人……還有兩個中國風調料瓶,表面刻的花紋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中國元素,外加同樣風靡的貝朗式條狀紋飾和阿拉伯蔓草紋。此外,還有由紅色亞立斯玻璃制成的“中國風甜點盤”,刻花描金極其精美……據介紹,17世紀歐洲人都十分推崇中國的瓷器,認為那是時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