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對宏觀氛圍、供需變化及其他因素的分析和認知,對于2017年玻璃現貨、期貨市場表現展望如下:
從供給端看,雖然繼續投產的生產線數量有限,部分生產線又面臨冷修時間節點,但因2016年的經營效益較好,生產企業能夠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選擇堅持生產,冷修后也會及時復產;且即便出現擠出效應也不會有多大效果,玻璃行業短時難以進入減產周期,除非行業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因此,2017年的供給壓力依然較大。
從需求端看,2017年的玻璃需求端表現將較2016年偏弱,主要是建筑玻璃需求存在減少空間,而汽車和出口增量相對有限,且占比較小。從中長期來看,低附加值的玻璃需求整體趨弱的格局難變,其內在的機會仍集中在某些時間段內的供給端收縮和產品結構的升級。
從成本端看,2017年玻璃生產成本不會再有明顯增加,若煤炭和純堿價格出現回落,則有望出現一定改善,即成本端對玻璃價格的支撐已臨近邊際。但與諸多商品價格類似,從全年均價來看,玻璃的主要成本價格均價不會發生明顯走低,即成本坍塌的概率較小。另外,若環保進一步嚴厲,則成本存在增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