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汽車玻璃行業的“玻璃大王”曹德旺成了業界茶余飯后的熱點談資,眾多的報道都與其相關。有人說曹德旺要跑,而有的人則認為他只是在開拓海外市場,助力中國汽車玻璃市場的發展。而福耀集團作為我國制造業的杰出代表,總經理曹德旺聲稱,將產能轉移出去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歐美當地巨頭客戶的需求。而汽車是歐美家庭的標配,市場容量之大可想而知。汽車玻璃作為一種配套器件,已隨著汽車的普及率提升晉升為具有龐大潛力的產業有待“開疆拓土”。
當下,汽車玻璃行業的下游市場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新車配套,另一個則是售后配件。而且沒當下新車配套是汽車玻璃的主要需求所在,其下游客戶以整車廠為主,這讓汽車玻璃行業成為一個典型的B2B經營方式。因此,對于經營者來說,這一行業與每年的新增汽車產量有較為直接的關系。
另一方面,汽車玻璃行業經營者在開發下游市場時,也不能只將目光放在B2B市場,在B2C領域,也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B2C,也就是零售領域,主要指的供應給汽車售后服務商,用來替換原裝汽車玻璃的產品。這一部分客戶主要有從事汽車玻璃安裝、零售、批發業務的經營者。繼續向下挖掘,會發現汽車玻璃在這一市場的銷售狀況還會受到保險公司、汽車維修店、4S店的影響。而且,這一市場主要還是以散單為主。
然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玻璃行業投資規劃報告》的統計,我國汽車玻璃需求量近年來不斷上漲,目前截至2015年底已經達到1.1億平方米,若以每平方米120元來計算,行業產值至少為130億元,這也說明了汽車玻璃是一個較為典型的細分行業。

但是從市場格局上來看,目前我們中國的“福耀玻璃”在國內市場上占有率約為60%,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約為20%,這說明,目前行業并不是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對于其他經營者來說,在汽車銷量逐步上漲的大好形勢下,如果想要彎道超車,當下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然而,對于經營者來說,想要獲取利潤,要么從體量上入手,要么就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通過高客單價來保證利潤。而目前大多數經營者都集中在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整車廠商領域,而這一市場產品的附加值已經被一再壓縮,并且隨時會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經營風險較大。
因此,對于經營者來說,可以在高附加值產品上重點投入。例如防紅外線玻璃、夾絲加熱玻璃、抬頭顯示玻璃等。引入功能化技術,對于相應廠商來說,或許也是一個業績提升的良機。
于汽車玻璃生產廠商來說,創新和質量都需并存,這是最新時代對技術的追求,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而一味地“畫地為牢”不懂前進,不懂革新,則將慢性被市場淘汰。品牌化力量越漸凸顯,創新和品質就越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