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現貨走勢相對平和,月初以來保持穩中向上的趨勢,呈現淡季不淡局面。截至上周,全國重點城市浮法玻璃均價為1503元/噸,較月初上漲25元/噸,漲幅為1.7%。作為全國風向標的沙河市場,玻璃價格較月初抬升10—20元/噸,目前沙河玻璃廠庫報價在1300元/噸附近,從全年走勢看,處于高位。與此同時,玻璃企業庫存自11月以來平穩回落。中國玻璃期貨網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全國玻璃生產企業庫存為3055萬重箱,連續七周下滑,同比減少5.6%。在生產必須保持連續性的情況下,庫存壓力的釋放是玻璃企業淡季積極挺價的信心來源之一。

四季度以來,純堿價格一路攀升,進而推高玻璃成本。中國氯堿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全國市場重質純堿均價為2096元/噸,12月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00元/噸,四季度以來累計漲幅更是高達700元/噸。純堿價格上漲的背后,一方面是近兩年純堿產能收縮以及下游平板玻璃需求回升促使供需結構改善,另一方面是近期純堿企業開工率受環保限制,部分地區貨源不足。作為主要原料,純堿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玻璃成本抬升,四季度以來玻璃生產的原料成本增幅約150元/噸,遠高于同期玻璃價格漲幅。本周就要進入臘月,下游加工企業停工放假,貿易商觀望情緒加重,市場穩定局面將有所松動,玻璃價格或有一輪調整。不過,筆者認為,今年企業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都弱于往年,玻璃價格的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短期來看,純堿行業景氣度回升勢頭不變,企業挺價意愿較高,純堿價格有望繼續上行,玻璃成本也將進一步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