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保護企業家精神,這在投資力度明顯減弱、企業艱難轉型升級的當下,是有針對性的。
企業家精神是支撐企業成長壯大的一種力量,是企業家在創業、創新歷程中自身砥礪的成果,也是全社會用心用情呵護的結果。當前經濟發展遇到諸多困難,但更令人擔憂的是,企業家精神一旦消失殆盡,倒閉的就不光是幾家企業,而是經濟發展失去浴火重生的內生動力。

由此想起“玻璃大王”曹德旺。他創辦的福耀集團作為一家專業生產汽車玻璃的大型跨國集團,拓展海外是必然的選擇。美國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和生產國,早在1995年福耀集團就進軍美國市場,年銷售額近4億美元。與其對外貿易,不如異地生產。2014年3月,福耀在美國俄亥俄州成立全資子公司——福耀玻璃美國有限公司,同年7月,又收購世界汽車玻璃巨頭PPG公司旗下芒山工廠,包括土地、廠房、兩條浮法玻璃生產線設備等。迄今,福耀集團對美投資總額已達6億美元,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美的最大投資。
企業家是講究成本核算的,追求利潤最大化。之所以如此大手筆投資,曹德旺言談中提及了在美國辦廠生產玻璃的部分成本較低。他還講了一則讓他感動也讓我們感慨的一片玻璃的故事。
福耀集團是購買2008年金融危機后通用汽車關閉的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廠,可看出福耀集團善捕商機。如今,這座工廠擁有世界上制造汽車玻璃最大的單體廠房,雇用了當地工人1500多名,預計全部投產后產能將達450萬套汽車玻璃,屆時美國每四輛汽車就有一輛配有福耀生產的玻璃。美國當地媒體稱:中國制造業企業將生產帶入美國,為當地人生活帶來希望。

2015年7月,為了慶祝福耀美國汽車玻璃生產基地的第一片汽車擋風玻璃下線,當地政府舉行了隆重儀式,將這片剛下線的玻璃收藏于卡里林歷史博物館內,擺放在通用工廠7年前生產的最后一輛汽車旁邊,賦予了這一片玻璃重要的歷史意義,標志著當地制造業重新翻開了新的篇章。當晚,莫瑞恩市市政廳還投票通過了將福耀美國工廠所在的路段改為“福耀大道”。一片玻璃的禮遇,是向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中國企業家致敬,也是對勇于開拓的企業家精神的尊崇。
一片玻璃的禮遇,不難看到美國當地政府和民間機構對恢復制造業的高度重視和付出的努力。招商不只有讓利一條途徑,保護企業家精神并給予尊重與榮譽,有時更為重要。招商引資將是明年我省各級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怎樣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怎樣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曹德旺講的這則小故事會給我們許多的咀嚼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