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作
作為古舊手工技藝
可追溯至公元前約2000年古埃及文明
我國西周時亦已開始制造玻璃
將塊狀玻璃
塑造成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藝術品
玻璃制作匠人也因此備受尊重
隨著機械化生產的普及
手工制作玻璃的技藝似已日落西山
而遙望往昔千年
片片鏡面,折射寸寸藝人匠心


似彼鏡山,屹立江濱。
預祝君侯,福壽千春。
塵世繁華多苦患,
山鄉雖寂可安身。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是玻璃的起源地
當時玻璃器存在三種成型方法
型芯法、鑲嵌法、鑄造法
制作途徑各具特色
造就成品風格各異

不似明燈照,又非暗幕張。
朦朧春月夜,美景世無雙。
君居塵世如朝露,
聽到山嵐懸念深。
型芯法
用沙和粘土的混合物做出實心的內型
將玻璃熔液涂滿沙型的外表
用彩色波浪紋作裝飾
冷卻后將沙芯除去
制成玻璃容器
型成后聯結處渾然一體,似有若無
自成方寸玲瓏世界

麗質化青煙,和云上碧天。
夜空凝望處,處處叫人憐。
山野深深雪,新蔬寂寂青。
從今延歲月,只為慰君情。
鑲嵌法
又稱馬賽克
用沙和粘土的混合物制作出實心內型
再將許多玻璃棒切片貼在沙型上
加熱融合形成器皿
同時也組成了圖案
更具有裝飾性

落月隨山隱,山名不可知。
會當窮碧落,驀地隱芳姿。
月明暫被浮光掩,
此夜清光普萬方。
鑄造法
分為模澆、模壓、和模燒三種
模澆直接將玻璃熔液注入模子成型
模壓在玻璃熔液冷卻
至具有可塑性的時候
以磨具加壓成型
模燒先用耐高溫的材料做出內外模子
把玻璃碎片或玻璃棒的切片
填充在模子中間
高溫加熱后
玻璃片會熔化并且充溢其中
冷卻后除去模子,加以打磨即成

夜露載道,朝霧彌漫。
不辨方向,如墜迷途。
夜深天黑路崎嶇,
且待東升月照歸。
琉璃
古時稱流離、留璃、青玉石等
作為中國傳統陶瓷衍生品種
大量應用于建筑裝飾
歷經千百年,逐漸成為一個專用名詞

一枝紫草生原野,
遍地閑花皆有情。
紫艷半開籬菊靜,
一樨月浸紫薇花。
材質
玻璃原料加上氧化鉛而成的水晶玻璃
在玻璃料中加入不同種類和分量的金屬氧化物
就能呈現不同的色彩
加錳呈現紫色,加鈷呈現綠色
今天我們看到的琉璃作品
是以水晶玻璃為原料
以脫蠟精鑄法制造的藝術品


只為易零落,櫻花越可珍。
君看浮世上,何物得長生?
君若有心惜春華,
吹時回避櫻花枝。
靈感易逝,萬物難存
愿以藝術制品,定格每一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