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6年上半年創紀錄的產能擴張計劃后,全球光伏產業的供應鏈對新一階段的產能擴張存在恐慌情緒。
在七月份公布的新產能擴張計劃量僅為20MW,是馬來西亞太陽能電池制造商Tek Seng公司對其在2016年已經宣布的擴產計劃的升級。
但是,據當地新聞在七月份的報道稱,晶澳太陽能計劃在越南境內,OEM組件制造商Boviet Solar所在產業園區內新建一處生產廠。
在同一月內,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被報道與埃及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該國境內建造1GW光伏電站,協議中還包括一座集成光伏產品生產廠。特變電工并未直接發表任何關于相關項目的信息。
因此,七月份所公布的擴產計劃僅為20MW,是2013年以來最低的月份。
在八月份公布的產能擴張計劃初步統計數據要稍好于七月,其中包括臺灣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英穩達科技有限公司(Inventec Solar Energy)將產能從950MW左右擴張至1600MW的暫定計劃(取決于政府政策)。但是,2016年內已公布的暫定計劃已經將產能增加了1450MW。臺灣當地新聞列舉了多個可能會進行產能擴張的臺灣之外的國家地區。
阿曼的當地新聞同樣也出現了關于光伏產業的報道,光伏項目建造商Nafath可再生能源公司正考慮在阿曼設立光伏組件生產廠,盡管相關報道并未給出任何進一步信息。
在過去兩個月所出現的新增產能擴張計劃數量的大幅減少是今年五月份出現的產能下滑的余波。2016年五月是全球光伏產能擴張計劃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該月份中僅公布了4.04GW新增計劃,環比上一月份下降了58%。
緊接著,六月份出現了連續第二個月的計劃量下滑。該月所公布的產能擴張計劃量僅有3.52GW,環比上一月份出現了12%的下滑。
2. 臺灣太陽能發電收購價明年再調降影響民眾裝設意愿
經濟部調降明年太陽能發電收購價,太陽光電系統業者可說一片罵聲,業者高喊此將加速產業倒閉,而且今年已經有4/5容量競標不出去,明年民眾裝置意愿更受影響。至于高效能模組加成5%收購,業者也認為誘因太低,不會有太多人轉去使用。
太陽能系統整合商、日山能源科技總經理林山城指出,只要看今年太陽光電競標容量70萬千瓦,只標出14萬千瓦,剩下4/5容量標不出去,就知道太陽光電現在裝置效果如何。“全世界都在提升價格,只有我們費率不斷下降。”
以大陸來說,雖然模組價格不斷下跌,但這是競爭殺價結果,很多都是最后苛扣工資去補,一年可能倒上千家廠商。
頂?太陽能科技業務副總郭有福則指出,費率下修4%到7%,等于目前投資太陽能10年回收期限,要延長到11至12年,“當然會影響客戶裝設意愿。”
對政府提高高效能模組收購價,郭有福也認為不夠,因為目前太陽能板一般模組是250到260瓦,高校模組是280到290瓦,但價格高出2、3成以上,只加價5%收購,根本沒有多少刺激作用,“不會有多少人轉去裝”。
3. 太陽能硅片報價持續崩跌
太陽能近期烏云罩頂。據調查,太陽能高效多晶硅晶圓當前的現貨均價,每片跌已經至0.615美元,跌幅高達7.5%。累計,高效多晶硅晶圓8月份報價已大跌16.2%,加上7月份7.7%的跌幅,在短短2個月內價格就跌掉了23.9%。而且,因為中國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多晶太陽能電池現貨均價,也分別下跌4.9%及4.5%。所以,就這樣的市場情況來說,中國臺灣地區的5大太陽能電池廠在2016年第3季的營收恐怕不樂觀。
據了解,隨著近期中國大陸地區太陽能補貼期限結束,搶裝機潮也告尾聲的情況下,整體太陽能的買氣迅速下滑。7、8兩個月份的硅晶圓與電池報價快速下跌,矽晶圓2個月跌幅將近24%。使得中國臺灣地區包括新日光、昱晶、茂迪、升陽科及益通在內的太陽能電池廠都面臨減產,以及選擇性接單的情況,借以度過近期不景氣的低潮期。
據報導,為因應這一波太陽能的不景氣狀況,目前各大太陽能電池廠自8月份以來,除了元晶依舊能維持7成左右的產能之外,其他包括新日光、昱晶、茂迪及升陽等公司產能利用率均不到5成,甚者則可能低到3成上下。而在減低產能利用率的情況下,各廠商運用方式停止夜間作業之外,有的鼓勵員工休特休假,期望在不調整人力的情況下,能維持企業的運作。
而除了降低產能利用率之外,各家廠商在不愿意降價,流血接單的情況下,也借由選擇性接單來維持運作。業者透漏,當前的選擇性接單如果沒有得到上游硅晶圓廠的價格支持下,寧可放棄接單。因為勉強接單,只會對營收產生負面的效果。
而此波造成太陽能產業市場急凍的主要原因,業者指出,就在于中國大陸市場買氣下降,且買家還持續殺價,使得價格崩跌,才造成當前的現象。就兩個月來矽晶圓價格崩跌24%的情況來看,已經低于業者的成本價。因此,各家廠商都不得不采取減產及選擇性接單因應。
而根據研究預期,未來9月份太陽能市況仍將持續維持低迷狀態。而且,在庫存情況嚴重的情況下,價格還有持續下探的壓力。至于,到了2016年第4季時狀況也不樂觀。因此,硅晶圓和電池報價大幅滑落的情況下,中國臺灣地區太陽能硅晶圓與電池廠在第3季營運恐怕并不樂觀。
4. G20峰會力推綠色金融助光伏發電主導能源改革
本屆B20峰會主題為“共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部分G20成員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工商界代表受邀出席。作為此次G20峰會的重要議題,綠色金融備受關注。
2016年,在中國倡議下,G20設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共同主持,并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擔任秘書處。該小組的80多名參與者來自所有G20成員和6個國際組織。經過半年多深入調查研究,小組提交了《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綜合報告》,并在識別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機制和市場障礙、提高金融體系動員私人資本進行綠色投資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建設性建議。
9月1日,全球太陽能理事會致G20的公開信以中英文形式向全球發布。公開信提出了兩點倡議:敦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支持全球太陽能理事會“至2030年在太陽能行業創造一千萬個就業機會”這一目標;承諾與全球太陽能理事會和政府間機構合作,建立一個太陽能領域的國家級、公私合作的數據收集和傳播網絡。
晶科能源全球副總裁錢晶介紹,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低于火電成本,這是光伏新能源全面替代傳統能源實現能源變革的重大契機,是轉變能源生產和使用模式。光伏主導的能源改革是創新的改革,是創造綠色低碳的能源新格局,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行動計劃的主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