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貨連續上漲支撐期價
進入8月之后,玻璃期現貨價格整體大幅走強。上周全國玻璃現貨價格創下年內單周最大漲幅,主要得益于下游貿易商采購積極性提高。上周沙河地區價格上漲48元/噸,沙河地區現貨折合1月盤面1170元/噸;武漢地區價格上漲120元/噸,武漢地區現貨折合9月盤面1250元/噸。
對于現貨價格的連續上漲,分析師認為,首先,目前已臨近9月,而9月、10月是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旺季,施工旺季導致對玻璃需求的預期增加,需求增加會拉動玻璃期價上漲。其次,7月中旬以來,玻璃生產線庫存持續下降,目前玻璃生產線庫存為3327萬重量箱,較7月中旬下降62萬重量箱。庫存的大幅下降,說明玻璃現貨需求旺盛,進而支撐玻璃期價不斷上漲。
出口和內需齊增長
對于需求的好轉,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中國建筑(行情6.34 +0.96%,買入)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主任陳小飛認為還有其他幾個因素,首先,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結構發生改變,大量商業用房使得玻璃的消費發生大幅改善,室內安全玻璃的使用使得玻璃消費面積增加。
此外,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增加了玻璃及其產品出口的優勢。14年2月分之后,人民幣開始由升轉降,今年以來貶值速度加快,這有利于大宗商品的出口。華南地區玻璃出口情況的好轉是今年南方地區玻璃價格首先上漲的主要原因,而往年的銷售旺季往往是從北方開始。
上半年,汽車產銷1289.22萬輛和1282.98萬輛,同比增長6.47%和8.14%,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提升3.83個百分點和6.71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國內汽車整車銷售量在2000萬輛左右。
日益增加的汽車保有量對于玻璃的更換也有較大的需求。
淡季不淡 旺季能有多旺?
當然,對于行情上漲的后勁不少投資者心存疑問,甚至有不少質疑指向不斷下降的庫存數據。有分析師認為,在現貨價格持續大幅上揚和“金九銀十”旺季預期的烘托下,貿易商與加工企業的備貨意愿被不斷提振,許多生產線庫存實際上被轉移至貿易商與加工企業處,該部分庫存暫時無法被統計,因此市場所看到的“低庫存”數據很可能只是假象。短期內玻璃產量仍在不斷釋放,當前在產日熔量已經處于歷史高位并且很可能繼續走高。而且由于玻璃生產具有一定黏性,即便價格有所走弱,短期內產量也很難下降。
而且,當前商品房銷售熱度已現走弱跡象,預計很難再維持一季度的高增長狀態,從而拖累房地產投資、新開工增速回落,對浮法玻璃需求也將構成負面影響。因此,雖然“金九銀十”是傳統銷售旺季,但同比增速不容樂觀,環比來看可能不及4、5月份的高銷量水平。一旦實際需求被證實不及預期,貿易商與加工企業的庫存壓力將加大,會使得后續生產線庫存走高的風險變大。
黑色系漲勢趨緩 玻璃期貨不宜過分樂觀
連續的上漲之后,領漲龍頭黑色品種近日逐漸顯現疲態。期貨方面,玻璃與黑色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尤其在資金和情緒占據主導行情的情況下,玻璃很難獨立運行,旺季行情不可過份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