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世界建筑設計聯盟)
在建筑與能源融合的前沿領域,一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它就是位于邁阿密布里克爾社區的1428 Brickell摩天大樓。這座70層的豪華高層住宅塔樓,以其創新性地將光伏玻璃集成到建筑立面中,正吸引著全球建筑界和能源界的矚目目光,開啟了建筑能源自給新時代。
一、項目概況
1428 Brickell摩天大樓坐落于邁阿密布里克爾社區的核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大樓高70層,包含195個精心設計的豪華住宅單元,滿足不同住戶的生活需求。此外,為了給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體驗,建筑內部還配備了健身中心、屋頂平臺和共用休息室等豐富多樣的設施,成為居民休閑、娛樂和社交的理想場所。
該項目由當地知名公司Ytech負責開發,其在房地產開發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業績,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建筑項目。建筑設計則由米蘭的ACPV Architects建筑工作室操刀,該工作室以其前衛的建筑設計理念和創新的設計手法而聞名,在國際建筑界享有盛譽。同時,邁阿密當地的Arquitectonica工作室擔任記錄建筑師,確保設計方案的完美落地和項目的順利推進。
二、獨特的建筑外觀與設計理念

(圖片來源:世界建筑設計聯盟)
從外觀上看,1428 Brickell摩天大樓堪稱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建筑的效果圖展示了一座極具現代感的塔樓,其正面是起伏的露臺,線條流暢而富有動感,為建筑增添了獨特的韻律美。塔樓的立面設計獨具匠心,面向邁阿密美麗的比斯坎灣,而背面則略微向內彎曲,面向周圍的城市景觀,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

(圖片來源:世界建筑設計聯盟)
這種曲線設計不僅僅是追求美觀,更是經過深入研究“流通模式、視線以及建筑與其城市環境之間的關系”后得出的結果。建筑的曲線形態有助于優化室內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效果,同時也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環境,與周邊建筑和自然景觀相協調。此外,建筑底部是一個立方體底座,頂部布置了綠地,外覆蓋著不透明的白色石頭,整體造型簡潔而富有現代感,與上部塔樓的曲線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又和諧統一。
三、光伏玻璃集成技術與能源效益
這座摩天大樓最引人注目的創新之處在于其朝西的立面上配備的“太陽能骨架”組成的光伏集成窗戶。這些窗戶并非普通的建筑玻璃,而是具有發電功能的光伏玻璃。在太陽能顧問Cosentini Associates的監督下,20000平方英尺(約1858平方米)的光伏玻璃每年能夠產生175000kWh的能源,這些能源將直接用于為建筑物供電,極大地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光伏玻璃的集成不僅是一種能源技術的應用,更是建筑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體現。它使得建筑在滿足居住功能的同時,主動參與到能源的生產中,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了碳排放,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精致的內部空間與居住體驗

(圖片來源:世界建筑設計聯盟)
大樓的內部設計同樣令人驚艷。建筑的底部主要包含大堂和便利設施,空間布局合理,裝修精致,為居民提供了舒適便捷的公共空間。從10層到65層則是住宅單元,每個單元都經過精心設計,空間利用率高,采光充足,能夠充分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塔樓的頂部專門用于設置額外的設施和屋頂觀景臺,居民可以在這里欣賞到邁阿密壯麗的城市天際線和海灣美景,享受高品質的生活體驗。

(圖片來源:世界建筑設計聯盟)
室內設計由ACPV Architects負責,整體采用了中性色調為主的調色板,營造出溫馨、優雅的居住氛圍。同時,在整個項目中大量使用了石材和木板天花板,不僅提升了空間的質感和檔次,還與建筑的外觀設計相呼應,實現了建筑與室內設計的無縫融合。這種精心的設計理念貫穿于每一個細節,讓居民從踏入大樓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舒適,真正實現賓至如歸的感覺。
五、未來展望
1428 Brickell摩天大樓項目預計于2028年完工并交付使用。屆時,這座集豪華居住、創新技術和可持續發展于一身的建筑將成為邁阿密的新地標,吸引眾多追求高品質生活和環保理念的居民入住。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建筑和清潔能源的關注度不斷提高,1428 Brickell摩天大樓的成功實施將為建筑行業樹立新的標桿,推動更多建筑項目采用光伏玻璃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加速建筑領域的能源轉型,為創建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城市環境貢獻力量。
素材來源:Dezeen
光伏玻璃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全球發展現狀
技術路徑與材料創新
高性能玻璃材料:超白玻璃、低鐵玻璃等因其透光率(達91.5%以上)和耐候性成為主流,顯著提升組件發電效率并延長壽命。超白壓延玻璃因透光率高(比普通玻璃高3%),成為晶硅組件首選,而超白浮法玻璃則用于薄膜組件。
雙玻組件普及:雙面發電玻璃的應用占比逐年提升,其需求驅動光伏玻璃用量增加(雙玻組件需前后兩層玻璃),并與建筑玻璃的耐久性要求趨近。
柔性玻璃研發:柔性光伏玻璃的突破(如厚度小于2mm)為建筑曲面設計提供可能。
產業鏈整合
中國主導全球產能(占90%以上),信義光能、福萊特等龍頭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如窯爐大型化、壓延工藝優化)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壽命。
歐美企業側重高端市場,例如歐洲企業以環保認證和高透光率產品占據細分領域。
壽命匹配設計進展
建筑玻璃壽命通常要求25-30年,光伏組件壽命需同步。目前主流光伏玻璃壽命約25年,但需通過鍍膜技術(如減反射膜、自清潔涂層)減少光衰和環境影響。
結構兼容性優化:如采用夾層玻璃技術,結合PVB/EVA膠膜增強抗沖擊性,同時滿足建筑安全標準(如防火、抗風壓)。

二、關鍵挑戰
原材料(純堿、石英砂)價格波動影響生產成本,且高端產品需更高純度原料(如鐵含量低于0.015%),進一步推高成本。
建筑集成需定制化設計,導致非標產品比例高,規模化生產難度大透光率與發電效率的權衡:高透光率可能犧牲發電效率,需通過多層鍍膜或微結構設計優化。
耐久性測試標準缺失:現有國際標準(如IEC 61215)對建筑場景的長期耐候性測試覆蓋不足。
三、發展趨勢
技術創新驅動
超薄化與輕量化:厚度向1.6mm以下發展,降低建筑荷載并提升安裝靈活性。
智能化制造:引入AI質檢、自動化產線(如窯爐溫控優化)提高良率,減少缺陷對壽命的影響。
應用場景擴展
建筑立面與幕墻:雙玻組件結合彩色鍍膜技術,兼顧美觀與發電功能,預計在商業建筑中滲透率快速提升。
光伏瓦與透光屋頂:柔性玻璃與薄膜電池結合,適配傳統瓦片形態,推動戶用光伏市場。

帶有特斯拉光伏瓦的屋頂
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
綠色材料替代:研發低碳工藝(如天然氣替代重油燃料),減少生產碳排放。
回收技術突破:針對壽命到期的光伏玻璃,開發高效分選與再利用技術(如碎玻璃再熔制),降低資源浪費。
四、未來展望
有分析預測 ,2025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預計將達3456萬噸,其中BIPV領域占比有望突破20%。光伏玻璃集成技術正從單一發電功能向建筑美學、長壽命、高可靠性多維發展。未來十年,隨著材料創新、政策支持及跨行業協作深化,BIPV有望成為建筑領域碳中和的核心解決方案之一。企業需聚焦技術迭代與成本控制,同時關注區域市場差異,以搶占全球競爭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