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當前,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化“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勢頭正勁。各界導報推出“各界經濟觀察”欄目,記者通過走進工廠車間、市場一線,對話行業翹楚、龍頭鏈主和新賽道獨角獸企業等領軍者,感受涌動三秦大地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
彩虹股份:一片玻璃的長期主義之路

約公元1萬年前,古埃及人穿越利比亞沙漠時,偶然發現了26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的產物——天然玻璃。古埃及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數字信息時代,他們視若珍寶的玻璃不僅實現量產、用途廣泛,還成為電子信息呈現的主要載體。基板玻璃是顯示面板的關鍵性基礎材料。從2003年至今,彩虹股份圍繞基板玻璃砥礪攻關,不斷打破行業技術壟斷和產業“卡脖子”環節,為顯示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原材料降低成本逾千億元,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高世代基板玻璃制造成套成熟裝備、工藝、料方、材料和檢測技術的企業,探索出一條堅持長期主義的發展之路。
1.一場全球性的產業競賽

處暑時節,在咸陽彩虹股份基板玻璃項目展廳,記者看到,一片G8.5基板玻璃如一張雙人席夢思大小,卻只有一張牛皮紙的厚度,表面平整光滑、薄厚均勻、純凈無瑕。
“電視、電腦、手機這些隨處可見的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基板玻璃。”彩虹電子玻璃研究院副院長徐莉華向記者介紹道。
新型顯示產業主要是指用于電視、臺式電腦、筆記本和手機等電子設備的觸控顯示面板產業,而基板玻璃正是顯示面板不可或缺的材料。
實現基板玻璃產業化為何如此重要?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的營收規模為575億美元,全球市場占比55%,顯示面板出貨面積1.76億平方米,居世界首位。

G8.5+基板玻璃是目前制造高世代顯示面板的關鍵基礎材料。“由于技術難度極大,彩虹項目成果應用前,G8.5+基板玻璃100%被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電氣硝子三家國際寡頭企業壟斷。作為全球最大的新型顯示制造和銷售市場,中國面板制造商只能購買外國材料。”談起高世代基板玻璃的發展歷程,徐莉華感慨不已。
2022年6月20日,中國電子學會組織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和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專家對彩虹溢流法電子玻璃基板制備技術成果進行鑒定,認為“該項目技術工藝復雜,研制難度極大,社會經濟效益巨大,成果屬于國內首創,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處于國際領先”。
“要知道,彩虹的基板玻璃量產之后,不僅填補了產業鏈上游的空白,也為產業鏈下游企業降低了原材料采購成本。下游企業購入一片G8.5+基板玻璃的價格從上千元降到了兩三百元,電子產品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廣大消費者獲得了實惠。”彩虹股份總經理徐劍說。
2.從零開始突破三大壁壘

2005年,開始系統摸索、研究玻璃基板技術;
2008年,0.7mmG5基板玻璃生產線投產,誕生了中國第一片國產基板玻璃;
2010年,建成了中國首條溢流法G6蓋板玻璃生產線;
2016年,建成國內首條G7.5基板玻璃生產線。
歷經十載,彩虹股份實現了中國低世代電子基板玻璃“從0到1”的突破,開啟了我國基板玻璃產業發展新時代。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國際主流工藝之一的溢流法。”徐莉華解釋說,溢流法要將玻璃配合料投入池爐進行高溫熔融,玻璃液流過通道經升溫澄清、攪拌均化、均勻降溫后溢流而下,像瀑布一樣流出,再經過極短歷程退火后冷卻定型成為超薄片狀的玻璃。
從零開始,難上加難。徐莉華說,剛開始大家都沒干過,負責料方、設備、工藝設計的人員只能通過為數不多的相關基礎研究資料,在多年CRT玻璃生產累積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不斷進行“頭腦風暴”及模擬實驗等方法大膽突破:先設計一版初步方案,在原有設計基礎上再組織工藝思想的討論,從而再進行下一版本的設計。就這樣不斷設計、實驗、改進,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終于形成了第一版玻璃基板生產線的設備圖紙,之后不斷完善修改。

同時,研究人員在傳統玻璃制造理論的基礎上,對料方的理化、電氣、工藝性能等逐項進行系統研究,通過設備結構設計將料方研究結果變成玻璃產品,形成了來源于料方特性的初步玻璃制造工藝。在成千上萬次試錯中、在不同的降溫梯度下,基板玻璃的整套生產制造工藝才被摸索了出來。
在“彩虹精神”激勵下,團隊又陸續研發出“三倉二級投料系統”、爐壓穩定裝置、非等距變徑式攪拌裝置、成型退火精密分區及溫度場控制技術等創新成果。2019年,彩虹股份建成中國首條國產化G8.5+溢流法基板玻璃生產線。
3.走好自立自強之路

基板玻璃按照產出玻璃面積分成各世代線,面積越大,世代線越高。“尺寸越大,它對加工精度、厚度均勻性、熔解缺陷要求就越高,玻璃的平整度越難控制。”徐莉華說。
一塊G8.5基板玻璃面積為2200mm×2500mm,厚度為0.4mm,可切割6塊55英寸屏,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高世代基板玻璃。G8.5+基板玻璃則根據商家訂單要求,在G8.5基板玻璃基礎上對大小、厚度稍作調整即可。
按照行業標準,一塊合格的G8.5基板玻璃的熔解缺陷需要小于每平方米0.06個,而在彩虹股份生產線研發過程中,良品率一度突破不了10%。“生產100片玻璃,只有個位數能用,想要使更多玻璃熔解缺陷達到標準,當時好多人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回想起攻堅階段的艱難,徐莉華臉上閃過一抹苦澀。
“現在,我們熱端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徐莉華滿臉驕傲。

目前,彩虹股份擁有我國新型顯示領域唯一國家級創新平臺——平板顯示玻璃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這一平臺,彩虹股份持續攻堅前沿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實現了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7月23日,彩虹股份咸陽G8.5+基板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又一條大噸位高世代基板玻璃生產線順利點火投產。這是彩虹股份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的其中一條生產線。據徐劍介紹,彩虹股份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91億元,主要建設8座熱端窯爐和4條冷端生產線,具備年產580萬片基板玻璃的配套能力。
彩虹股份是陜西新型顯示產業鏈的“鏈主”企業,這一項目作為我省新型顯示產業鏈重要的強鏈補鏈項目,建成后將有望極大提升我國1.5萬億規模液晶面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
“我們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讓基板玻璃更大、更柔、更薄、更精、更優始終是我們的研發目標。”徐劍表示,依托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未來將開拓車顯玻璃、芯片封裝玻璃、微晶蓋板、醫用玻璃等新陣地,在追趕世界一流水平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滿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