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明輝研究員團隊結合多種除水工藝,制備了低羥基含量的氟碲酸鹽玻璃。這種新型玻璃可通過模壓工藝制備非球面、復雜面型玻璃透鏡,在手機攝像鏡頭模組、光學儀器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研究顯示,新型氟碲酸鹽玻璃是一類優異的寬譜高透玻璃。基于良好的成玻能力,氟碲酸鹽玻璃具備大尺寸制備能力,能夠滿足不同尺寸寬譜高透玻璃透鏡的需求。據了解,在玻璃熔制工藝中,技術創新對于玻璃性能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氟碲酸鹽玻璃在(a) 300-2500 nm,
(b) 2.5-10 μm的透過光譜
“寬譜高透玻璃由于在可見光-近紅外-中紅外波段具有良好的透過性能,在光學窗口、智能手機鏡頭組、安防設備、光通信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張明輝研究員介紹,在可見光-近紅外-中紅外波段同時具備高透過率、較低的軟化溫度和力學硬度、較寬的操作溫度區間、可大尺寸制備等性能,是此類玻璃獲得高端光學系統應用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氟碲酸鹽玻璃結合了氟化物高透過性和碲酸鹽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的特點,為玻璃的模壓成型提供了良好的成分基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上,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中國空間科學項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人才項目等的資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