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玻璃、純堿期貨大跌。
昨日,玻璃、純堿主力合約開盤后雙雙跳空低開,然后一路走低。截至午盤收盤,玻璃主力合約跌4.66%,報1740元/噸;純堿主力合約跌6.31%,報1841元/噸。
最新數據顯示,玻璃、純堿春節期間大幅累庫,供需相對寬松。
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2月18日,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5214.0萬重箱,環比增長38.99%,同比下降35.3%。折庫存天數21.7天,較上期增加6天。

圖為玻璃庫存數據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玻璃期貨下跌主要是由市場預期帶動的。”長江期貨商品策略研究員汪浩錚認為,假期期間玻璃廠庫存累積相比往年偏高。不過,玻璃廠庫存整體不高,銷售壓力有限,實際上部分廠家節后計劃漲價出貨。近日,隨著產業逐步復工,經銷商補貨增加,帶動廠家走貨好轉。下游深加工仍處于復工階段,實際生產有限,采購積極性一般。當前房地產行業施工尚未開始,深加工多以生產去年余單為主,玻璃實際消耗偏弱。整體上,玻璃行業目前處于年初啟動階段,庫存主要從上游轉移至中游。當下總體庫存不高、消費尚未實質性恢復,產業矛盾暫不突出。
“市場對需求端的擔憂得到消息印證。”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魏朝明認為,春節期間市場消息顯示,某樣本區域深加工回款狀況一般:去年春節前40%—50%,今年春節前30%—40%。現貨方面,假期期間國內浮法玻璃市場價格維持穩定,市場成交冷清。節后前兩個工作日,廠家普遍小幅提漲,提振市場信心。節前受房地產相關消息帶動,市場對保交樓的期待升溫,玻璃作為竣工前門窗安裝所必需的材料,受到資金關注。若節前市場預期過高,春節累庫往往引發盤面價格調整,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2023年春節后首個交易日的跌幅相比,今年春節后首個交易日市場表現相對謹慎。
談及玻璃后市,汪浩錚表示,盤面大幅下跌后,期現商出貨預計將階段性壓制現貨價格,后期則要考驗下游能否消化大量供給。雖然當前玻璃產能處于歷史高位水平,但從去年下半年消費表現來看,若消費強度可以維持,供給壓力可能相對有限。今年保交樓、“三大工程”對玻璃需求的拉動仍有待觀察,后市還需跟蹤消費變化。
魏朝明認為,從基本面看,玻璃供應量已回升至歷史同期高位,冬儲過后下游需求待釋放,玻璃處于季節性淡季,玻璃企業庫存仍有進一步累積的可能。當前是需求淡季,但現貨及盤面利潤處于歷史同期偏高區間,盤面承壓顯著,短期盤面及現貨價格仍有測試邊際成本的可能,建議關注玻璃主力合約1600元/噸附近的買入套保機會。
純堿方面,累庫幅度則更為明顯。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2月18日,本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68.83萬噸,環比增加25.80萬噸,增幅59.96%。其中,輕質庫存36.25萬噸,重質庫存32.58萬噸。

“純堿盤面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春節期間產量提升至高位,且節后現貨價格下行。”據汪浩錚介紹,春節假期遠興三線首條達產,其他裝置開工大體穩定,行業供給上升至70萬噸/周以上的高位。目前檢修計劃稀少,預計節后產量也將保持。需求方面,假期期間浮法、光伏玻璃產能穩定,部分輕堿下游放假停工,剛需有所減少。受汽運減少影響,春節期間堿廠庫存累積26.24萬噸,幅度相比往年偏高。2月份進口堿陸續到港,據悉13、17、25日各有一船到岸。前期有大型玻璃廠透露,進口到場成本可低至2000元/噸以下。對比國內現貨價格來看,預計一季度進口保持高位、出口保持低位,將加速國內累庫。整體上,市場對累庫已有共識,供給上升至高位后累庫預期預計逐步兌現。
“去年下半年遠興能源等多套裝置陸續投產,整體定義了純堿的供需格局。”魏朝明表示,春節前的雨雪天氣推動浮法玻璃企業、光伏玻璃企業等純堿需求方集中備貨,輕堿價格跟隨上漲帶動下游相關企業補庫,純堿企業庫存一度小幅下滑。春節期間純堿企業庫存累積符合市場預期,由于下游備貨充分同時純堿庫存累積態勢較為顯著,下游在春節后難有集中補庫動作,純堿企業庫存累積態勢有望延續。從經驗看,比較悲觀的情形下純堿企業庫存累積的態勢或延續至夏季檢修開始時。
“周一某大型生產集團輕重堿價格分別下調100—200元/噸不等,意味著現貨重新回歸下行態勢。”汪浩錚認為,目前看市場缺乏上行驅動,且隨著堿廠、玻璃廠純堿庫存增加,即使供給端突發意外,現貨上行幅度預計也將較前期縮小。對比進口價格來看,盤面價格尚有一定高估,預計后期以偏弱運行為主。
魏朝明同樣認為純堿弱勢難改。“庫存快速累積的壓力下,期現共振偏弱。周一上午,遠興能源純堿報價下調。純堿生產企業仍有可觀利潤,供需邏輯推動價格向行業邊際成本靠攏甚至倒逼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短期純堿宜以偏空趨勢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