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河北省邢臺沙河市經濟開發區的沙河凱越玻璃有限公司(簡稱凱越玻璃)內,工作人員正在打包穿衣鏡;廠房外,一輛順豐準時進廠。負責攬收的順豐小哥說:“‘雙12’期間,各企業的發貨訂單量排得很滿,能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9點,日均攬收量達3.2萬件。”
近年來,以順豐、中通等為代表的沙河快遞企業將目光投向沙河當地主導產業之一玻璃制品產業。憑借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快遞企業與玻璃制品企業深度融合,與電商協同發展,打造快遞服務制造業的“沙河樣本”。目前,沙河玻璃制品日均寄遞量6萬余件,今年前10個月,沙河市快遞業務量達到1773萬件,同比增長56.27%。
定制包裝 直發轉運
破損率大幅下降
玻璃制品質地脆硬、韌性較低,如何降低破損率是商家和快遞企業最頭疼和關注的問題。沙河各快遞企業推出特色服務,為不同規格的玻璃產品定制包裝,保證內件在途安全。這也是快遞業與玻璃制造業融合發展、合作共贏的開始。

沙河順豐為凱越玻璃改善包裝運輸方案,采用5層瓦楞紙、內置木框、緩沖泡沫的包裝方式,更好地保護穿衣鏡不受損壞;此外,在運輸過程中,順豐采取線路直發,減少中轉裝卸環節,有效降低了產品破損率。目前沙河穿衣鏡的平均運輸破損率在10%至15%,而順豐的破損率在2%至3%,完善的包裝、運輸方案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
目前,沙河順豐累計與3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業達成合作,穿衣鏡日均發貨量從剛開始一兩千件上升至3萬件。

“為降低破損率,我們在攬收和中轉環節做了許多溝通和改進。”中通沙河負責人姚永芳介紹,中通邢邯轉運中心安排了專門的流水線交貨口專供沙河鏡子快件使用,減少了流轉環節。另外,在每個物流班車上開辟了專區裝載穿衣鏡,大大降低了破損率。“我們持續注重穿衣鏡的破損率。穿衣鏡的發貨量年年增長,進廠攬收人員也掌握了很多降低破損率的擺放、裝卸技巧。”
姚永芳說:“合作商戶只負責日常運營,快遞上的任何事情都不用他們操心,企業也不再為快件破損煩惱。我們有的客戶日均發貨量有幾千件,有的客戶有幾百件,網點總體的日均發貨量1萬件左右。”
除穿衣鏡外,沙河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還開通了玻璃電子秤的寄遞渠道,月寄遞量超過70萬件。
雙向奔赴 合作共贏
特色產業“快”提速
特色產業“快”提速
沙河是中國最大的玻璃集散基地,被稱為“中國玻璃城”。電商快速發展之下,當地越來越多玻璃深加工企業開始發展線上經濟,物流就成為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如何選擇優質的快遞發貨渠道,進一步降本增效,是很多玻璃深加工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快遞企業如何與制造業形成產業鏈發展,擴大寄遞業務量,是沙河郵政快遞業發展面臨的一次重要考驗,也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沙河郵政管理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現階段沙河郵政快遞市場以“買進”為主,“賣出”的產品很少,且沙河郵政快遞企業主要從事日常生活物品、小物件、零散件的運輸派送,體量小、收益低,很難形成規模。
為深入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快遞+特色產業”,沙河局深入當地7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產品類型、生產銷售等情況,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幫助玻璃深加工企業分析快遞運輸的優勢、主動邀請玻璃深加工企業與快遞企業負責人見面商談合作事宜等方式,搭好玻璃深加工企業與郵政快遞企業的合作“鵲橋”,引導快遞企業融入玻璃制造業生產銷售全過程,促進產品端和運輸端零距離接觸。

“當時,我們了解到一件代發的凱越玻璃在為找穿衣鏡線上發貨渠道而發愁。在沙河郵政管理局的牽橋搭線下,我們跟這家企業進行了接觸,雙方一拍即合。”據沙河順豐負責人介紹,沙河順豐不僅為其提供運輸服務,還針對頭部客戶實行階梯性收費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提高企業收益。通過合作,凱越玻璃穿衣鏡月銷量超過2萬件,銷售額超50萬元,利潤提高了15%。
沙河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沙河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快遞物流業迅速發展,要繼續做好快遞企業的“娘家”,主動幫助企業拓寬銷售合作渠道,牽線搭橋合作伙伴,全力推動快遞與地方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郵政快遞業提升競爭力,也為沙河玻璃深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