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的日用玻璃產業大力發展,成為了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占全國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產能的40%。2022年,聞喜縣玻璃器皿被確定為運城市首批市級重點專業鎮,我縣圍繞技術轉型升級、產品賦能創新,讓玻璃器皿產業不斷煥發新活力。

在山西新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自動化玻璃器皿生產線上正加緊生產香水瓶,這些產品在檢驗合格后將打包發往國外市場。
【山西新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柴洪杰 】
“第一批是30萬只,我們主要出口到中東、意大利、俄羅斯,還有北美、東南亞這幾個區域。”
新達科技是我縣起步比較早的玻璃器皿生產企業,像這樣的企業,全縣有40多家。面對產品同質化、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企業開始思考如何破局。
【山西新達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梁永生】
“這全是這么多年有人工吹制方面逐步積累下來的一些日用玻璃器皿樣品。整個聞喜縣就有幾十家都做這些,每一家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利潤上不去的話,我們就打算換一個賽道。”
切換賽道,企業將目光轉向香水瓶和護膚化妝品包材的生產,投入了四條自動化生產線代替人工吹制,逐步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在,企業每年可生產香水瓶5000萬只,90%的產品出口海外,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
【山西新達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梁永生】
“訂單穩定,效率比較高,效率高了以后,利潤空間就大了,供不應求。”
【山西新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柴洪杰】
“我們現在已經生產過的瓶型超過2000多種,我們自主研發的模具也應該有800-900套了。”

在山西晶尊水晶科技有限公司,酒具、花瓶等玻璃器皿琳瑯滿目。與新達科技自動化、批量化生產不同,這家企業在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的基礎上,將產品向高端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記者 呂婷】
“我們平時生活中見到的一些手提包不是布藝的就是皮質的,那玻璃做的手提包你見過嗎?我現在手上拿的這款就是手提包樣子一個花瓶,它不僅看起來漂亮,更是一款可以插花和養魚的容器。”
【山西晶尊水晶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崔春生】
“現在我們的包包系列有七八種,這兩種是今年的新品,訂單基本上都排到10月份,每天能生產1000多只。”

晶尊水晶生產的手工無鉛水晶杯被叫做水晶杯中的“勞斯萊斯”,價值比傳統玻璃酒杯高幾十倍。企業現在已經和100多家國內外企業簽下訂單。這兩年,企業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動力,每年投入在創新研發、產品推廣方面的費用有350多萬元。不僅將傳統玻璃器皿生產延伸至花瓶深加工,還通過琉璃、噴漆、烘烤等工藝,讓水晶花瓶呈現出更符合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圖案和色彩。
【山西晶尊水晶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向利】
“目前這些款式都是我們的一些自主設計,也申請了好多專利,包包花瓶我們在零售市場大概賣100多元,比普通花瓶大概要貴兩三倍。”

玻璃器皿已經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之一,2022年,全縣規模以上玻璃企業產值達到3.8億元,銷售收入4億元。我縣還建成了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縣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膨化玻璃、工藝玻璃、水晶玻璃等深加工新產品不斷出現。
【山西驕雄工藝品有限公司廠長 趙衛明】
“我們主要做玻璃工藝品,加入我們的鐵藝工藝,就可以出口,每年的出口額接近一億元。”
今年,運城市明確將“培育打造特色專業鎮”作為加快轉型發展的有效抓手之一。我縣圍繞“打造五十億級高檔玻璃器皿產業集群”的目標,出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支持政策,聚焦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等內容,不斷強化玻璃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協同能力,努力實現玻璃產業高質量發展。
【縣工信局投資規劃與產業政策科 侯佩元】
“我們鼓勵和支持企業由過去的粗放型向高端化方向轉型,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來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