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價格暴漲的硅料,工信部等三部門集體出手整治了!

記者獲悉,工信部等三部門有關業務司局近期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范管理。
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表示,近期國內光伏產業部分環節產品價格持續急劇上漲,引發產業鏈供應鏈劇烈震蕩,其中既有國際貿易環境復雜、新冠疫情反復沖擊、下游需求大幅增長、各環節建設周期差異等原因,也有部分企業炒作哄抬價格、個別從業者囤積居奇等因素。
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強調,當前光伏產業發展成績來之不易,為促進行業整體持續健康發展,三部門對相關單位提出工作要求:
一是要著眼大局和長遠利益,堅持上下游合作共贏,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要切實加強企業自律,深入開展自查自糾,自覺規范銷售行為,不搞囤積居奇、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
三是要統籌推進光伏存量項目建設,合理釋放已建產能,適度加快在建合規項目建設步伐,同時對后續新建產能大規模投產要提前研判、防范風險。
約談指出,“下一步,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同、強化監督管理,針對行業出現的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查處、嚴厲打擊。”
2022年以來,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已創下十年新高。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傳導至硅片與電池片環節,造成了整個行業的價格失衡,嚴重影響新能源裝機和行業健康發展。
對此,工信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于8月24日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要求:
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強制要求配套產業投資、采購本地產品。嚴厲打擊光伏行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但是,這并沒有止住硅料、硅片漲價,8月31日,硅料年內第29次漲價,單晶致密料價格最高漲至30.8萬元/噸,行業人士稱硅料和組件價格高位運行態勢或將持續到2023年初。
此前,在7月20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年光伏產業鏈供應論壇”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曹仁賢曾指出,當前光伏產業供應鏈仍面臨多重挑戰。盡管當前光伏行業形勢復雜嚴峻,但整體看,行業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形勢下,如何應對供應鏈風險,維護供應鏈安全與穩定,如何把握戰略機遇期,真正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產品品質,考驗的更是行業的凝聚力和從供應端、制造端到客戶端的協同力。
他當時表示,希望行業從業人員有更長遠的眼光、更廣闊的格局,盡快建立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命運共同體,共同努力推動行業上下游協調發展,共同抵御供應鏈風險;主動布局價值鏈高端環節,推動產業鏈和供應鏈轉移,確保新形勢下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