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連日來,黔東南州各地企業全面開啟虎年趕工模式,在技術改造、智能升級、產業集群和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等方面狠下功夫,開足馬力抓生產、提效能、趕訂單,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穩”。
在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電子玻璃智能化生產線上,正在生產一批規格為2440x3660的浮法玻璃,這批浮法玻璃裝箱后將會根據客戶需求發往省內及周邊省份。據企業負責人介紹,依托凱里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公司的供應鏈和需求鏈已經相當穩定。
“現在我們的生產負荷已經達到滿負荷生產,通過整個智能化控制系統以及‘一窯兩線’的核心技術,我們的生產質量已達到95%以上的成品率,極大地穩定了整個產品結構,也讓客戶對我們的產品質量更放心。”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安全環保中心總監廖凌春說。
據了解,該公司還與下游一些深加工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生產的玻璃主要應用于建材領域。今年以來,實現產值約1.5億元,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穩”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公司還將在今年建成投產一條年產43.8萬噸光伏玻璃生產線。
“我們作為玻璃產業的上游廠家,我們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打造產品規格型號,為更多下游企業提供適合他們使用的玻璃產品。”廖凌春信心滿懷地說。
目前,凱里市玻璃產業園區已初步形成涵蓋玻璃生產和深加工的產業集群,年產量占全省60%以上。在上下游產業鏈聯動方面,依托凱里市豐富礦產資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作用,不斷使玻璃產業鏈條縱向延伸、橫向拓展,以此來實現一片玻璃創造一片天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