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屆文博會的深圳市南山區招商推介會上,名為“綻放數字藝術館”的全新公共藝術空間被隆重推出,這是由玻璃廠房改造的數字藝術館,也是中國首個工業遺址數字藝術館。深圳又一張藝術文化名片呼之欲出。

項目選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南部,南鄰蛇口港碼頭,北鄰赤灣山,位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區,距離在建中的深圳第一條跨海地鐵12號線左炮臺站僅200米。8月1日起開始全面改造,預計2022年初正式對公眾開放。
綻放數字藝術館的主理團隊是曾成功打造深圳文藝生活地標“綻放花園”及“teamLab深圳”的文創行業頭部公司“綻放文創”。該項目是綻放文創潛伏2年后的又一力作,意在通過對原有工業遺址建筑的改造,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超感官體驗數字藝術創意聚合空間。
中國首個工業遺址數字藝術館
綻放數字藝術館的所在地是一處工業遺址——原廣東浮法玻璃廠,該廠為中、美、泰三國的合資項目,1987年建成投資一億美元落成,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現代化浮法玻璃廠。浮法玻璃廠曾獲1988年度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對當時來說,建成這樣大規模的玻璃廠堪稱中國玻璃工業史上的一個奇跡。

綻放數字藝術館的建筑物前身是玻璃廠的原料筒倉。該筒倉位于廠區中心,是整個廠區的制高點和標志建筑,平面東西向長77.9米,中間是四個直徑14米的鋼筋混凝土筒狀結構,東側的長方體建筑曾用于垂直運輸原料。建筑物立面從下到上則分為三個部分:底層是高約6米的出料層,中間是高30米的筒倉存儲層,最頂上則是高3.6米的入料層。筒倉建筑總面積2468.21㎡,戶外廣場面積3991㎡。
2009年,浮法玻璃廠停產后,雖然進行了設備拆除,但其存留下來的建筑構件、建筑細節等仍大量保留了深圳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工業場地的印記。浮法玻璃廠舊址作為深圳市最具代表性的工業遺址之一,至今講述著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改革奇跡與歷史的回響。

全新數字化場景體驗
綻放數字藝術館規劃擁有超過2400平方米的靈活裝置空間,專為展示大型數字藝術作品而設計,使參觀者能夠沉浸其中,空間本身亦成為藝術本身的一部分。
改造方案基本延續了原有的建筑風格和空間動線,“教堂”式的設計將給參觀者帶來不同以往的空間感體驗。同時,該項目在保留原有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希望參觀者可與每一個筒倉的不同數字藝術作品依次會晤,感受建筑本身與數字藝術作品碰撞的有趣關系,在互動中體會數字藝術的迷人之處。
當參觀者到達頂層,還可以在距地面標高35米的觀景臺眺望前海和遠處貨運碼頭的風景,領略大灣區海景與深圳的城市魅力。項目的整體空間改造設計別具匠心,旨在為參觀者打造一場全新沉浸式的藝術觀感體驗,更多的細節之處等你來親自體驗。

強強合作,助力城市發展
即將坐落深圳的綻放數字藝術館正是綻放文創團隊與招商蛇口的一次重要合作。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意義深遠,與深圳的城市發展戰略一以貫之,項目建設初衷不僅符合深圳發展數字產業的意義,也是深圳在科技藝術融合領域占領世界高地的一次重要嘗試,其必將成為一處具有深圳特色的國內外新文化地標。同時,作為傳承城市記憶的公共藝術空間,綻放數字藝術館也將為大眾帶來更新穎和富有創意的數字藝術體驗和參觀樂趣。
數字創意產業是現代科技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深圳作為中國科技及創新發展之城,為數字創意產業提供了優秀的技術土壤。2021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28部門聯合發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中提出“加快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再次強調了數字藝術技術的重要性。
主理團隊希望借此項目向世界傳遞科學與藝術結合的積極力量,幫助人們在當下這個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以從未體驗過的方式體驗數字藝術之美、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