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全球單體最大HJT異質結量產項目——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在蘇州灣艾美酒店宣告啟動。蘇州吳江區相關領導、資本市場代表、供應鏈各環節代表、行業精英、中外媒體、金剛玻璃及其大股東歐昊集團代表共計200余人,濟濟一堂共同參與并見證了這一盛事。金剛玻璃總經理嚴春來在啟動儀式上強調“推動轉換效率提升是時代所需”,而金剛玻璃最終選擇HJT異質結電池技術,則是金剛玻璃基于自身多年玻璃生產優勢而“依勢所取”,而目前看來這一選擇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6月28日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決定以全資子公司吳江金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在蘇州吳江區投資8.32億元建設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據項目掌舵人嚴春來介紹,自公告以來,項目推進順利,目前為止項目選用了設備龍頭邁為科股份研發的異質結整線設備,整個項目定調為:大尺寸(采用210尺寸硅片)、前置半片化(全球首家采用半片前置工藝)、鏈式退火吸雜、700W+(最終組件功率高到710W)、數字化智能制造、單體最大量產規模(單線600MW,2條線總計1.2GW)。

金剛玻璃總經理嚴春來
啟動儀式上,嚴春來正面回應了市場“金剛為什么選光伏?”、“為什么選HJT?”的疑問,他強調無論選擇光伏還是選擇HJT都是“依勢所取”。嚴春來表示,金剛玻璃以玻璃深加工為核心業務領域,與光伏產品密切相關,延伸產業鏈到光伏產業,拓展新的業績增長點,就成為了金剛玻璃“恢復光伏業務”的第一個著力點。此外,自去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后,在紅利政策的推動下,光伏迎來了第二個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而金剛玻璃在這樣一個節點強勢入駐光伏產業制造就成為了必然。而選擇HJT,則是金剛詳細分析并研究了眼下幾條主要電池技術PERC、TOPCon和HJT之后,在“在推動轉換效率提升是時代所需”的總綱指引下,考慮到HJT可以實現更高光電轉換率和雙面率、更低光致衰減以及未來疊層技術加持下更高發電量等多種獨有優勢之后才做的決定。此外,嚴春來透露,在電站市場,金剛玻璃基于自身優勢以及新啟動的HJT異質結產線,更看好可以充分利用所有資源的BIPV,“BIPV才是最終王道”。

邁為股份董事長周劍
邁為股份董事長周劍作為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主要設備供應商也參與了啟動儀式并致辭。致辭中,周劍介紹了邁為科技在HJT設備研發上的進展,透露“這(金剛玻璃1.2GW項目所用設備)是邁為股份HJT設備第一次GW級的整線交付,也是邁為HJT3.0設備的首個訂單”。在上半年提出前置半片設想并力推落地之后,在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啟動儀式上,周劍又把目光放到了“銀耗”上,他正面反駁了市場上“銀耗將是HJT量產的最大障礙”的說法,同時強調目前光伏每年150GW的裝機,銀用量在2500噸-3000噸,而全世界銀產量在過去10年中,每年都不到3萬噸,而且增速在放緩。“所以少銀化、去銀化是光伏未來的必然選項,HJT電池因為有一層類陶瓷的透明導電膜作為阻隔層以及其天然的低溫工藝,在少銀、去銀化的道路上將更加順利和可靠。HJT是真正省銀、省硅和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它當然也是成本最優的太陽能電池”,周劍強調:HJT將會成為下一代的主流太陽能電池技術,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高效率,更是因為它的低成本。

金剛玻璃特聘技術顧問李高非
金剛玻璃特聘技術顧問李高非介紹了此次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的設備選型,在邁為獨立研發的HJT3.0設備中,4個環節的設備均體現了大尺寸(支持M10-M12硅片)、半片、大產能(單線600MW)、薄片化等特點,在PECVD和PVD兩個關鍵設備中全程無行車,并支持連續鍍膜,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最后李高非給予金剛玻璃這條新啟動的產線極高的評價,認定它為行業創立了技術標桿:首次GW級全線采用半片210尺寸硅片,首次在量產中采用鏈式吸雜設備;首次采用量產設備使用高效鍍膜工藝;首次使用全新理念自動化產線。

上海太陽能學會理事長上海交大教授沈文忠
上海太陽能學會理事長上海交大教授沈文忠在啟動儀式上做了題為《變革中的光伏產業鏈—— 為什么選擇硅基異質結太陽電池技術?》的演講,他與現場嘉賓一起回顧了過往HJT的發展歷史,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產業集中度及垂直一體化的重現到近來產業遭遇到的硅料、玻璃、EVA、逆變器等供貨緊張帶來的全產業鏈漲價,對于新玩家金剛玻璃選擇HJT給予了肯定。同時,沈文忠也向投身HJT的所有新玩家提出警示,異質結電池技術是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大規模產業化迄今仍有技術成熟度、設備投資成本、重要輔材價格、市場接受度等問題的挑戰,期待未來在全產業鏈的努力下,在全新健康的HJT生態圈的加持下,這些制約因素可以早日解決。

SOLARZOOM創始人劉昶
行業權威的產業互聯網平臺SOLARZOOM光儲億家全程參與了此次啟動儀式,創始人劉昶提出HJT技術帶來的發電量降本及增益將使HJT相比PERC組件增加0.3+元/w(含稅)銷售溢價和0.2元+/w(不含稅)的凈利潤增益,并預測到2034至2035年僅國內市場年度新增裝機將達到900GW以上,度電售價0.31元/kwh相比火力發電降低20%,進一步助力碳中和目標提前至2040年加速實現。

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啟動儀式
東方日升組件研發高級總監劉亞鋒和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程一兵也在啟動儀式上參與了分享,他們分別就異質結組件產業化解決方案以及未來疊層技術成熟后HJT異質結最優疊層伙伴鈣鈦礦技術展開了深入討論。
此次金剛玻璃1.2GW異質結項目啟動對時下的光伏產業意義重大,一方面符合我國光伏產業技術創新及“碳中和、碳達峰”政策要求,對于進一步促進國內新一代超高效異質結電池技術的大規模推廣,真正實現光伏產業進一步降本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為今年上半年硅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全產業鏈齊齊上漲進而帶來終端需求疲軟帶來新的解決方案,用更高轉換效率、更高發電量、更低度電成本來對抗產業鏈發價格波動成為可能。簡單的說,在異質結技術大規模量產蓄勢待發之時,金剛玻璃為所有有志于HJT異質結的企業打了個樣,讓更多的如金剛玻璃一樣專注異質結技術的企業更加堅定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