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合肥市玻璃商會,河南省建設科技協會建筑玻璃專業委員會,陜西省建筑材料聯合會玻璃深加工分會、湖南省玻璃行業協會、寧夏玻璃行業協會、洛陽玻璃行業協會、武漢玻璃行業協會等七商協會齊聚黃山召開玻璃深加工行業商協會聯誼會會長級會議,中國建材報、新玻網直擊會議報道。會議通過分析當前玻璃深加工生存現狀達成統一共識,會后發布了《全國部分玻璃行業商(協)會及與會代表“黃山呼吁”》聯合聲明,并將在會議后向有關部委撰寫遞交行情報告,呼吁對玻璃原片價格波動進行調研,以表達穩定原片行情的訴求。
背景:五部委約談部分大宗建材企業

5月23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五個部門召開會議,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引起各方面廣泛關注。會議要求,有關重點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維護行業良好生態。會議提出,有關重點企業要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合規有序經營,帶頭維護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秩序,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播漲價信息,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會議明確,下一步,有關監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堅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
會議要求,有關行業協會要從有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正確履行行業自治組織職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指導行業企業加強自律,共同維護好行業正常市場秩序。
同屬大宗建材的平板玻璃自2020年5月起持續上漲,市場未能進行合理的自我調節,僅2021年5月份價格較上月上漲高達25%,在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被約談的背景下,基于當前玻璃深加工行業受平板玻璃價格調漲的影響,七個地方玻璃商協會會長齊聚黃山召開座談會,表達對市場亂象展開調研的呼吁。

《黃山呼吁》全文如下:
鑒于當前平板玻璃持續漲價,據卓創資訊平臺數據顯示,僅2021年5月份玻璃原片較上月上漲25%,較去年同期上漲約95%,部分平板玻璃廠家以及貿易商存在移庫與囤積居奇現象!部分平板玻璃廠家以及貿易商如此密集異常漲價嚴重影響玻璃深加工企業產業鏈生存,成為導致大部分玻璃深加工廠虧損經營、無力履約的主要因素,與保就業、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六穩”、“六保”國家政策相違背,導致部分項目緩工、停工,在這特殊時期全國部分玻璃行業商(協)會代表及部分玻璃企業在黃山召開座談會。與會代表強烈要求玻璃行業商協會要從有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正確履行行業自治組織職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指導行業企業加強自律。與會代表共識:感謝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相信有關監管部門對違法行為“零容忍”,穩定平板玻璃價格,營造建立健康的行業發展環境。鑒于玻璃在工業民生應用廣泛,屬于大宗商品,與會代表特向國家有關部委呼吁如下:
1、呼吁建議有關部委對于平板玻璃該大宗商品價格異常調研,調研是否確因生產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影響平板玻璃市場價格異常上漲。
2、呼吁建議有關部委對于此番玻璃原片生產企業出廠價格快速上漲訊息高度一致是否具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嫌疑進行調研。
3、呼吁建議有關部委對于平板玻璃生產企業與部分貿易商及玻璃期貨市場非正常價格異動是否具有有意制造市場恐慌順勢漲價行為進行調研。
4、呼吁建議有關部委對于平板玻璃生產企業投資與收益及市場支配地位、定價權進行調研,并提議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建立給與玻璃深加工行業與相關部委溝通交流的渠道。
全國部分玻璃行業商(協)會及與會代表
2021年5月29日
原片一天一漲成為現實
自疫情爆發以來,受國內國際影響,玻璃原片一度跌至1200元/噸接近歷史谷底,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勝利,企業復工復產,原片自2020年5月開始向正常市場價格上調,并由此拉開了原片價格波動的序幕。
以湖北6mm白玻為例,2020年5月跌至1200元/噸左右,6月回升1400元/噸左右,7-9月1600元/噸左右,11月維持在2200元/噸左右,12月2400元/噸左右,2020年原片價格恢復超出預期,在持續上漲和頻繁調漲環境下,埋下價格傳導的炸彈。
進入2021年,湖北原片價格1月底回落至2000元/噸左右,3月1900-2000元/噸,進入4月價格邁向歷史高位2300-2400元/噸,5月2800-2900元/噸成為現實,部分原片廠家出廠價在5月便早早突破3000元/噸并持續上調。
當前,作為深加工大省的廣東,低于2800元/噸的白玻成為了歷史,截止發稿前高端玻璃報出了3250元/噸的新記錄,后期價格仍有望持續調漲。






回顧黃山會議對原片價格的討論,以五一過后原片價格調漲的質疑聲音最為強烈,部分原片企業在五月的20多天時間里發布超過20次原片上漲的通知,平均一天一漲,創造原片價格調漲頻率的神話,同時也在一步步逼近原片價格歷史峰值并有望創下新的歷史。
座談會代表普遍表示,受供需關系的影響,五一前的價格調整仍可看作正常調漲,但五一后,漲價行業則非常不理智,有貨漲價正常,但是沒貨仍在上漲,缺乏漲價依據,缺乏重要的國家政策支撐的環境下,有違“六穩”“六保”政策精神。
因此,黃山會議經討論決定,為顧全國家利益與客戶利益,本著實體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會議決定“向上”傳遞聲音,呼吁對玻璃原片本輪“非正常調漲”進行調研和干預,以穩定當前的玻璃行業營商環境。這也是繼春節前各地方協會發布放假45天表達抗議引起玻璃行業“地震”后,深加工企業發出的新一輪強烈抵觸的反對聲音。
穩定價格環境的訴求
有會長代表保持理性呼吁,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深加工企業要改變心態,社交軟件頻繁轉發漲價信息無補于事反而助長漲價的風氣,行情接近頂點,不追高,不推波助瀾,應淡然處之。
受原片頻繁調漲的影響,今年深加工行情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大量商協會會員庫存超過了2019年同期,大量囤積原片的風險正在增大,尤其是那些不做某系列產品卻囤積該類原片的企業,應該放棄現在不需要但如果將來接到訂單可以節省成本的僥幸心理,不可盲目虛增庫存,原片不可能一直上漲,歷史的拐點或將很快出現,玻璃期貨開始下跌,今年七八月是分水嶺將決定未來幾年的深加工的行情,奠定深加工的未來。
連續兩周國常會都聚焦大宗商品漲價問題,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政策監管面不會坐視上游原材料行業出現過快的不合理上漲,沖擊整體經濟的平穩運行。與鋁型材被約談后價格應聲回落不同,玻璃原片從去年同期的70元每重箱到現在已逼近160元每重量箱。
有與會代表表示,玻璃價格經過幾輪的瘋狂上漲,致使玻璃深加工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成本的大幅增長,和玻璃現貨采購難及價格難向下傳導局面,致使部分企業舉步維艱,再這樣持續3到5個月,預測大部分的玻璃深加工企業會陷入倒閉邊緣。
受國際和國內環境的影響,原片供需不平衡,摻雜資本介入等因素,部分廠家和代理商濫用定價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進一步拉升了玻璃深加工的成本,引起連鎖反應。
由原片調漲引起的連鎖反應除了影響建筑玻璃外,電子玻璃也開始出現“倒掛”現象,有會長單位表示,當前,原片價格比成品售價要高,以合肥為例,4mm電子玻璃原片接近30元/平方,售價29元/平方。用今天的虧損支撐等待明天的發展,終端電器價格傳導同樣舉步維艱,美的、TCL等此前已宣布于1月15日起對冰箱、洗衣機、冷柜漲價5%-15%,受到消費者的抵觸,大量白色家電積壓庫存。

原片價格影響也波及了衛浴出口的訂單,海外訂單在中國買五金配件鋁材,玻璃在東南亞等國家買的現象正在蔓延,有企業擔心,采購有依賴和習慣性,一旦海外客戶走了就很難再回來,那將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從需求層面上,從操作層面上來看,其它大宗商品遏制效果比較明顯,但是玻璃市場并未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目前依然有大幅漲價的行為,縱觀本次黃山座談會的會長單位均為玻璃加工企業,深耕加工行業多年,雖然艱難,但大局觀一致,肩負任務重,每家企業員工多,玻璃行業缺乏權威的價格指數標準,沒有報價參考的體系和平臺,與鋁型材的價格標準不同,地產商不認可玻璃的價格,對下游傳導也形成了“堰塞湖”造成沖擊。
此次黃山會議,目的是要推進行業有序健康的穩定發展,還原行業現狀如實向主管部門和政府反映,希望得到重視并開展考察調研和行政干預,同時希望各地玻璃商協會做好頭羊效應,為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做好貢獻,為黨的100周年獻禮。
本次黃山座談會還通過了一項重要決議,將向五部委提交《中國玻璃深加工行業生存與發展報告》,呼吁對玻璃原片行情開展調研,呼吁行政干預穩定玻璃行業的發展以回歸行業應有的高質量發展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