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玻璃市場一直延續著價格上漲的火熱,期貨主力價格更是從4月初的2100元/噸左右漲至目前接近2700元/噸的歷史新高,一個多月就上漲三成半。而玻璃價格上漲的動力一是在于供應增長存在上限疊加下游需求的集中旺盛,二是在于全球放水下強通脹預期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推高。對于目前的玻璃價格而言,每一次上漲都是在創造歷史,今日主力09合約封死漲停報收2683,漲幅6.01%。

新增產能或有限,供不應求將持續
截至4月底,國內玻璃生產線在剔除僵尸產能后共計有246條在產生產線,玻璃產能利用率在84.01%,同比上漲3.99%。
經過五一期間的調整,福建龍泰新建的700 噸生產線點火,節后歸來在產玻璃產能較節前增加420萬重箱。但原定點火生產的沙河地區生產線因環保原因遲遲未能點火,再加上五月下旬部分華東地區生產線后期有冷修停產的計劃,供應端或難出現較大增長。
面對供應端的一時難增,持續火熱的需求對玻璃價格的上漲起到了有力提振。目前河北沙河市場交投較為活躍,貿易商走貨積極,華中地區中下游陸續接單補貨,市場商投氣氛良好,市場普遍對后市繼續抱有漲價預期。
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目前現貨價格方面,華北地區主流價為2351元/噸;華東地區主流價2480元/噸;華中地區主流價2416元/噸;華南地區主流價2432元/噸;東北地區主流價2310元/噸,現貨市場依舊呈現北強南穩的格局。
去庫速度穩步改善,助力玻璃價格續漲
在現貨市場交投良好疊加下游深加工企業的提前補庫,廠家去庫速度得到穩步改善。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樣本企業總庫存為2240萬重箱,環比下降8.76%。經過五一價格市場的持續消化,本周全國樣本企業總庫存為2223.46萬重箱,環比繼續下降1.6%,同比下降75.18%,庫存天數為11天,其中華中多數廠家庫存已降至低位。
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加上持續下滑的庫存容量,玻璃價格上漲的趨勢似乎勢不可擋,那么面對期價的頻頻走高,玻璃未來的高點在哪?追高的過程中又存在哪些風險呢?
首先,從供需端來看,供應方面因受玻璃整體產能容量的限制,供應出現過量增長的可能性較低,而且在近段時間生產利潤持續走好的情況下,并未出現過產能瘋狂擴張,所以供應端對價格的反制暫時難有。
那么,導致未來對玻璃走勢發生轉變重點則在需求上。從去年開始進入地產竣工大年,受工期的約束,玻璃市場需求旺盛,訂單上來看,因新房交房有剛性時間要求,工程端陸續提前下單,玻璃廠商在今年9月份之前訂單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