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追逐可再生新能源,中國展現出全面綠色轉型并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國內光伏行業將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隨著“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推進、BIPV自身實現盈利良性循環,BIPV有望接力地面電站,成為光伏產業的“主戰場”之一。
BIPV是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一種,借鑒裝配式建筑理念,將加工好的標準化構件裝配到屋頂上,其最廣為人知的典型就是特斯拉屋頂。BIPV市場前景究竟有多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每年有約40億平方米的建筑竣工面積,其中5%使用BIPV產品,即可達到近20GW的裝機容量。
目前,已經有北京、山東、浙江等近20個省份發布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展。BIPV廣袤的市場也吸引到了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相關業務。拓日新能(002218)就是其中一家,拓日新能為我國非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龍頭企業,A股上市的首家純太陽能企業,其近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3.62億元,同比增長29.19%;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115.39%。報告期內,受益于光伏市場需求旺盛、光伏玻璃市場價格大幅增長,公司玻璃、組件銷量上漲,光伏電站發電效益較上年同期也有所提升。

A股上市的首家純太陽能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拓日新能)成立于2002年8月15日,2008年2月28日在A股上市,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非晶硅、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太陽能電池應用產品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形成了從電池芯片、電池組件到終端應用產品的完整產業鏈,主要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芯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燈具、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戶用電源系統等。公司具有生產制造太陽能電池、光伏玻璃、光伏支架及光伏組件等主要原材料的能力,在自持電站及EPC承建中已實現不低于70%的原材料自產供給。
拓日新能目前擁有太陽能電池行業最全面的技術,是國內最早依靠自主研發同時生產非晶硅、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的企業。擁有300余項授權專利,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4項。拓日新能具有強大的設備制造能力,能自主設計和制造100%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生產線設備和80%的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線設備,多項裝備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拓日新能先后承擔并完成過七個國家部委研發項目,并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項目企業、“連續十二年”深圳知名品牌、四川省軍民融合企業和廣東省優秀企業等榮譽。
拓日新能擁有全球最完整、“從砂到電”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產業鏈,擁有包含拉晶切片在內的、較為完整的晶體硅太陽電池產業鏈。其產品通過了德國TUV、美國ITS、瑞士SGS、香港STC四大國際認證公司的產品出貨檢驗。拓日新能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太陽能消費品獲得全球消費者的青睞,產品遍及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進入歐美37家跨國零售連鎖超市。TOPRAYSOLAR、拓日新能品牌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為深圳知名品牌、廣東省著名商標。
截至目前,拓日新能已擁有美國、德國、烏干達、樂山新天源、陜西拓日、喀什瑞城及青海拓日等30余家子公司及深圳光明分公司,形成了遍及全球的銷售服務網絡,擁有廣東深圳、四川樂山、陜西澄城、新疆喀什、青海西寧、青海海西6大產業基地。
分布式光伏獲政策、市場雙重“加持”
目前我國每年有約40億平方米的建筑竣工面積,其中5%使用BIPV產品,即可達到近20GW的裝機容量,約等于一個三峽工程。
據測算,全國工商業面積為250億平方米,假設平均為2層,工商業屋頂面積為125億平方米,每年翻新比例為5%,就有6.3億平方米;新增屋頂方面,每年40億平方米中工商業占比30%即6億平方米。假設光伏板功率為200W/平方米,潛在裝機規模為245GW。假設BIPV價格為5.5元/W,對應市場空間是1.3萬億元。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48.2GW,其中集中式裝機32.7GW、分布式裝機15.5GW,分布式光伏已經成為產業的重要力量。
目前,全球均看好分布式光伏發展。早在2019年底,國際能源署就發布報告預測,到2024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將達530GW,占全球光伏總裝機量的近一半,增長主要集中在工商業應用;屆時分布式光伏發電成本將下降15%至35%。
“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中部分布式能源……”“十四五”規劃綱要給分布式光伏發展指明了方向。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宣布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發展分布式光伏成為各地實施節能減排的重點措施,上海就是推廣分布式光伏的典型。
3月2日,上海市印發了《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在優化能源供應結構、支撐上海市率先碳達峰方面,分布式光伏成為“重點”。
《實施意見》提出,積極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充分利用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屋頂等資源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探索光伏柔性直流用電建筑或園區示范。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技術,推進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應用,探索綠氫分布式能源工程示范。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北京、山東、浙江、江蘇、河南、山西、云南、福建、重慶等近20個省份發布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展。BIPV是最被業界看好的一種模式。
比如,山東在《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出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計劃,支持利用廠房、商業建筑屋頂等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浙江省提出,“十四五”期間新增光伏發電1300萬千瓦,積極開發應用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系統。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市場快速增長的態勢下,將會有更多的光伏類公司、建筑類公司以及傳統能源類公司加入到BIPV領域。另有業內人士認為,BIPV的效益不僅體現在投資回報上,減少化石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社會效益更為突出。像拓日新能這樣的公司將受益于BIPV項目的爆發式增長,增長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