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價格一漲再漲,組件企業終于坐不住了。
11月3日下午,阿特斯、東方日升、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六大組件龍頭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吁》(下稱《聯合呼吁》),表示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已經直接影響到組件制造企業的正常生產,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聯合呼吁》中提到,在行業發展積極向好的背景下,當前產業鏈上游的玻璃產能卻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在中國式年底搶裝潮中,供需失衡直接帶來的問題便是玻璃價格的快速跳漲,3.2mm的玻璃每平米均價從今年7月至今漲幅已超過100%,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直接影響到組件制造企業的正常生產。
今年1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將光伏玻璃列入產能置換范圍,即只有在淘汰舊產能的情況下,才能上新產能。
智匯光伏創始人王淑娟認為,平板玻璃行業的產能總量過剩是結構性過剩,主要是普通建筑玻璃產能過剩,但是,光伏組件需要采用的透光率高的超白玻璃,也被該文件“一刀切”,籠統地納入了限制范圍,這導致光伏玻璃新建產能的速度較慢,無法在短時間內新增大量產能。
西部證券電新分析師楊敬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光伏玻璃今年的新增產能不是太多,從需求來看,基于國內的競價搶裝等因素,光伏玻璃的需求環比在逐步增加,在供需越來越緊的情況下,價格也一直在往上走。“從目前來看,這輪短缺的最高點有可能是在今年的四季度。”楊敬梅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這也意味著,光伏玻璃的價格漲勢或許會在今年四季度達到頂點,而四季度的高峰過去之后,供不應求也仍然是未來兩年的主要趨勢。根據招銀證券的測算,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有望上漲33%,而光伏玻璃的有效產能供應僅增加不超過20%,安信證券則測算2020年和2021年,光伏玻璃分別存在1175.6噸/日和692.4噸/日的供需缺口,光伏玻璃自2020年三季度開啟漲價節奏,盈利中樞持續上移,3.2mm光伏玻璃毛利率目前已經超過50%。
而本次刺激六家公司發表《聯合呼吁》的一個直接因素,則是10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山東濟南召開修訂《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研討會,認為產能置換辦法的修訂將更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進一步明晰各項具體要求,規范產能置換操作程序,水泥錯峰生產開展五年來,對于減少秋冬采暖季污染物排放發揮了重要作用,文件的出臺將推動錯峰生產常態化,鞏固好來之不易的化解過剩產能成果。
工信部擬繼續執行玻璃產能置換的政策,意味著光伏玻璃的產能擴張受限問題將持續存在,這將嚴重擠占組件企業的利潤空間,王淑娟通過計算認為,玻璃價格上漲17元,則一塊包含72片166mm尺寸硅片的組件成本則上漲約37元,折合單瓦成本上漲8.4分。
在此情況下,六家組件龍頭在《聯合呼吁》表示,當前的光伏產業因為玻璃產能短缺造成整個產業
一、玻璃產能的嚴重短缺使組件企業的排產、出貨面臨嚴重危機,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協調資源,竭盡全力“保供應”。在此特殊時期,懇請國家相關部門能考慮給光伏市場年終“搶裝潮”降溫,引導項目有序推進。
二、對于當前組件供應的嚴峻局勢,光伏組件企業目前身陷困境,實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于玻璃產能嚴重“掉隊”,組件總供應量嚴重不足,光伏組件企業已普遍出現大規模的交付延期現象,希望電站投資企業能充分理解當前局面,并積極做好應對,避免或降低因錯過并網截止日帶來的損失。
三、作為光伏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產業鏈上下游此時應攜手并進、共克時艱,上游的玻璃廠商更應主動作為、積極作為,與下游組件企業一起全力保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的視野去維持光伏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對于當前的困境,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是組件供應“告急”的直接誘因。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