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異常、全球性能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嚴重,新能源應用亦成為全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對各種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其中,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優勢明顯。
相較風能、水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太陽能分布廣泛、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最佳能源選擇。雖然人類開發利用太陽能的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但與太陽能開發相伴而生的“光伏產業”卻在茁壯成長。
十年前,國內光伏行業尚未起步,相關技術被國外壟斷。在此背景下,國家大力扶持該行業。十年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光伏制造中心,國家便開啟“去補貼”的舉措。
多年來,光伏行業一直依靠“補貼”發展。“去補貼”工作一旦開啟,勢必推動著整個行業進入全面整合期。在這一階段,“降低成本”是各個光伏企業最先考慮的問題。
在降低成本時,企業為何最先考慮“提高電池使用壽命”?
在太陽能發電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發電的關鍵零部件,可以直接決定著發電效率。但電池長期經受暴曬,會縮短電池使用壽命。因此,提高電池使用壽命可以極大降低光伏企業的成本。
通常而言,“太陽能電池”從上至下分別由“玻璃”、“封裝膠膜”、“電池片”、“封裝膠膜”和“背板”構成,其中“背板”和“封裝膠膜”主要用于保護電池片。對于“太陽能電池”而言,“封裝膠膜”直接決定其使用壽命能否達到 25 年或更長時間。
在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方面,海優新材是率先攻破行業技術難題的企業。幾年之內,海優新材速獲得業界認可,晶科能源(JKS.NYSE)、天合光能(688599.SH)等國內外行業頭部廠商均是其客戶。不止如此,海優新材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0.91%,國內市場占有率為15.07% 。
中國在材料領域一直處于弱勢,海優新材如何突破技術,成功實現進口替代?在光伏行業步入正軌之時,海優新材如何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
技術創新,闖出一片天地
2005年,海優新材進入到光伏膠膜行業。那時,福斯特(股票代碼:603806)已經成為了光伏膠膜行業老大。此外,浙江和廣東等地也成長了一批優秀企業,而且他它們大多與當地研究院有著一定淵源。
相比之下,海優新材起步晚、規模小,又無高校做后盾。“弱小”的海優新材必須另辟蹊徑才能生存。于是,海優新材一直關注著光伏行業動態,希望一舉抓住技術領先機會。
在光伏行業,“提高發電效率”是行業的共同目標。此前,光伏企業將光伏電池表面保護層的折射率降低,以求提高陽光通過率、提高發電效率。不過,這種方式的弊端隨著時間推移而顯露出來。
電池片的保護層在降低折射率的時候,電池片更易暴露在外界環境。時間一長,電池片的發電效率很快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與此同時,電池組件的運營壽命要在25年以上,加之,光伏組件的封裝具有不可逆性。
因此,光伏組件既要保證25年的使用壽命,又要提高發電效率,這一矛盾便成為了當時行業難題。
當海優新材發現這一行業痛點后,便迅速在“膠膜”方面下功夫。光伏組件生產過程中,表面的玻璃與電池片之間、電池片與下層背板支架均需要透明的膠膜。而“EVA膠膜”具有高透光率、強粘結性的特點,因而廣泛應用在電池組件的封裝環節。
基于行業痛點和“EVA膠膜”特性,2012年海優新材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抗PID型膠膜”的概念。所謂“抗PID 型EVA膠膜”是類似于電池片的透明保護膜,能夠有效降低太陽能組件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發電效率衰減,保證了電池組件的使用壽命。
隨著光伏行業質量標準不斷提升,“抗 PID 性能”逐步成為了EVA 膠膜必要的技術性能之一,而海優新材的“抗PID 型EVA 膠膜”更是成為了光伏封裝行業膠膜的標準產品。從此,海優新材便在光伏膠膜行業嶄露頭角。與此同時,海優新材奠定了以技術研發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地位。
光伏膠膜市場經過十余年的大浪淘沙,海優新材始終位列前三。從默默無名到行業前三,海優新材的技術創新優勢在業務拓展方面還有哪些新成就?
橫向發展,提高發電效率
在光伏膠膜行業,“技術創新”這條路并不好走。
在市場規模方面,海優新材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三。截止到2018年底,海優新材銷量(含合資公司)為1.46億平方米,全球市場總需求量為13.40億平方米,海優新材產品全球市場份額可達10.91%。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EVA膠膜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福斯特 (603806) 、斯威克在全球EVA膠膜市場的占有率分別達到了49.4%、11.4%。
不得不承認,海優新材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已經躋身于行業第一梯隊,但其規模仍處于行業第二梯隊。2019海優新材營收為10.63億元,而福斯特光伏膠膜的營收為56.95億元,是其5倍。

如果海優新材的規模無法進一步擴大,其風險承受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在光伏膠膜行業,上游原材料EVA樹脂采購付款周期較短,使得營運資金占用規模較高;下游組件客戶付款周期較長,進一步占用了運營資金。上下游兩頭擠壓,共同造成了海優新材“資金饑渴”的問題。
為了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海優新材持續提升公司研發水平,不斷推出新產品。“白色增效 EVA 膠膜 ”是海優新材另一大拳頭產品。
早期的“電池組件”都使用雙面透明的EVA膠膜,加之電池組件的背面使用“透明玻璃”,而非白色背板,使得電池片漏光,造成2%以上功率損失。
較長一段時間里,日本企業努力研發“白色膠膜”以提高發電效率,但始終沒能成功;經過多次嘗試,海優新材成功研發出了“白色增效 EVA 膠膜 ”。如今,“增效白色膠膜”已成為光伏行業標配,而海優新材逐漸成為天合光能、英利能源、協鑫集成等行業重要企業的供應商。
海優新材時刻保持著技術領先優勢,不僅讓其解決企業規模之痛,更讓其抓住行業升級換代的機遇。
如今,全球光伏市場呈穩步增長態勢,光伏組件廠商也越來越重視發電效率提升的作用。而“雙面雙玻組件”的背面亦可吸收反射光線進行發電,可貢獻5%-30%的發電增益。因此,雙面雙玻組件有望大面積普及。
隨著“雙面電池”的大規模應用,“白色增效 EVA 膠膜”和“多層共擠 POE 膠膜”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提升。
其中,“POE膠膜”是另一種使用廣泛的光伏封裝膠膜材料。該材料比透明膠膜更具有防水性和“抗PID性”,可用于太陽能單玻、雙玻組件的封裝。當海優新材發現“POE膠膜”具有發展前景,便自主研發了“多層共擠型 POE 封裝膠膜”,并改良了加工工藝,使其成本更低。
從2017年,多家EVA膠膜廠包括背板廠紛紛投資“POE 封裝膠膜”生產線以期進入新興的膠膜市場,海優新材自然不甘示弱。在本次募集資金項目中,海優新材將投資3.45億元擴充“白色增效 EVA 膠膜”和“多層共擠 POE 膠膜”產能。此次產能擴張可以有效保障海優新材順應產業升級,也讓其始終保持著行業競爭優勢。

憑借著技術創新優勢,海優新材的業務結構日漸完善,但在光伏行業一直流傳著“技術領先不能保持8個月”傳說。在光伏膠膜行業,某一公司一旦推出新技術,同行企業便會迅速追趕。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海優新材能否讓自己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擺脫依賴,開發玻璃市場
在光伏行業,“大起大落”已成行業常態。經過十余年的“起起伏伏”,海優新材依舊保持行業前三的位置,“技術創新”功不可沒。不過,海優新材將讓自身規模邁向更高階段,拓展“非光伏行業”應用勢在必行。
為此,海優新材逐步向建材、交通、電子等非光伏行業積極探索和開發新產品。海優新材在探索新行業的過程中,并不是貿然行動,而是基于自身技術優勢,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
由于海優新材此前的產品大多是“玻璃”、“電池片”、“背板”的粘合劑,而這些零部件表面光滑,像“玻璃”一樣。因此,海優新材最先關注“玻璃行業”。更重要的是,玻璃行業對“膠膜”也存在一定需求。
在傳統玻璃行業,兩層玻璃之間會通常會加入“玻璃膠膜”以提高玻璃的強度、安全性,達到隔音和節能效果。而這一領域主要采用的是PVB和SGP 膠膜,這兩種膠膜均是半透明的薄膜,與光伏膠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于是,海優新材利用自身在光伏膠膜行業的技術優勢,開發了適用于玻璃行業的“PVE 膠膜”。
海優新材想大規模拓展玻璃市場,其產品性能必須要超越傳統“玻璃膠膜”的性能。一直以來,戶外、炎熱地區、極寒地區和濕熱地區,是傳統“玻璃膠膜”的弱勢地區。海優新材的“PVE 膠膜”具有優異的抗濕熱、耐高低溫性能,使其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大。
另外,海優新材的“PVE 膠膜”想要大規模替代玻璃行業原有膠膜,海優新材必須掌握話語權。因此,海優新材參與了行業團體標準《夾層玻璃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間膜》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并積極推動“玻璃膠膜”產品在建筑及汽車領域的落地。
海優新材“PVE 膠膜”可作為新型中間膜用于夾層玻璃,而夾層玻璃大多應用建筑、汽車等領域。為了更好地了解應用市場需求,海優新材正在與耀皮玻璃、福耀玻璃等知名廠商合作開發建筑玻璃、汽車玻璃使用的玻璃膠膜,為多元下游客戶研發特種高分子膜材料產品。
商務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PVB中間膜的全球市場規模為43.6億美元。可見,“PVE中間膜”替代市場潛力無限。未來,海優新材在玻璃領域打開市場,便可以降低其對單一行業依賴、培育了新利潤增長點。更重要的是,豐富的產業鏈為海優新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初入光伏膠膜市場時,海優新材意氣風發,持續不斷地技術創新,不斷開拓市場。如今,海優新材位列行業前三,卻受資金困擾而難以擴大規模。此次科創板上市可以一解“資金短缺”之痛,也讓海優新材更有希望進一步擴大規模,并使其成為真正的行業第一梯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