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研發設計的安瓿瓶高速在線視覺檢測設備,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在機械結構、控制系統和軟件系統方面不斷改進,到今天已經完成第四代升級版產品。”3月3日,河北省科學院應用數學所所長程煜告訴《中國科學報》,歷經8年的研發與推廣,曾填補我國玻璃藥包視覺檢測領域空白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多個業內知名藥品玻璃包裝制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
長期以來,我國醫藥包裝生產企業普遍采用質檢員抽檢的方式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存在漏檢、誤檢、效率低下等諸多弊端,而且人的視覺功能受工作時間、工作強度、生理、心理等因素影響,極易產生疲勞。隨著國家對藥包標準的日益規范和嚴格管控,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付出的代價不斷增加,且人工成本逐年提高,企業迫切需要實現從人工抽檢到自動化、智能化檢測的轉型升級。
河北省科學院應用數學所研發團隊對醫藥包裝產品質量視覺檢測共性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并選擇當前市場用量最大、檢測難度最高的藥用玻璃安瓿瓶作為研究對象。
“安瓿瓶(Ampule)是一種用于盛裝注射藥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為1~25ml。要實現對安瓿瓶在線檢測,需要對絲、泡、頸及瓶身外徑的尺寸多方向精細測量,同時還要對瓶口、瓶底缺陷及瓶身污漬、劃痕、氣線、破裂等缺陷全方位檢測。”程煜介紹,檢測系統利用多個工業攝像機獲取安瓿瓶圖像信息,通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缺陷檢測,將不合格產品自動剔除,利用相關技術設計人機交互界面,實時顯示檢測結果,并實現了產品質量歷史數據的大數據分析,為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供決策依據。
程煜表示,該項研究突破了藥用玻璃瓶在線質量檢測機械結構與控制難題,創新了檢測算法,設計出藥用玻璃瓶高速傳輸裝置,研制出了一系列藥用玻璃瓶在線視覺檢測設備,實現了醫藥包裝產品由人工抽檢到自動化、智能化高效檢測的轉變。
“目前該項研究成果在河北、四川、重慶、河南多個業內知名藥品玻璃包裝制造企業中得到了推廣應用。成果的實際應用不僅為企業節省了不斷攀升的人工成本,還避免了人工檢測的諸多弊端,最大程度降低漏檢、誤檢等問題。”程煜表示,僅從河北正興、平原尼普洛、重慶北源、濮陽魯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四家企業近三年應用成效來看,總計新增銷售額13229.63萬元,新增利潤4627.7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