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隆隆機器聲,錫槽、切裁工段,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一塊塊瑩剔透的玻璃順著生產線緩緩行進至包裝車間,再經自動機械手臂將成品玻璃整齊碼放至包裝箱內……
這一場景發生在臨港區威海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中玻)新改造的3號自動化生產線現場。從生產到包裝,整個過程幾乎無人工操作。
“自7月運行以來,該生產線不但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還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能。”談起新改造的3號自動化生產線,威海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中玻)總經理葉志會頗為驕傲。

然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產能只是3號自動化生產線運行后,為威海中玻帶來的第一重禮。依托先進技術,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是生產線運行創造的“終極目標”:改造后,玻璃種類也由原來建筑玻璃轉向多功能的智慧玻璃。
原來,自3號生產線納入改造升級目錄以來,公司不僅大手筆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還圍繞技術提升,同凱盛科技組建產業創新聯盟,持續加強功能性玻璃的研發水平與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提升力度。
有了技術創新升級、自動化設備的“硬”配套,目前,生產線主要生產應用于節能鍍膜玻璃、太陽能發電以及冷鏈加工上的在線Sun-E[T]、在線超低輻射玻璃,填補國內空白。“待所有產品批量投產后,將為公司利潤帶來長20%至30%的增長點。”葉志會說。
談及下一步發展,他表示,公司還將陸續對其他生產線進行更精細的升級改造,開發出更多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功能性智慧玻璃。
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鼓足干勁加速沖擊新目標的豈止威海中玻一家。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前9個月,我市沖擊新目標入庫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00多億,同比增長6.7%,“大企業示范領跑,中小企業緊追跟進”的梯次發展格局漸趨形成。
近日,天潤曲軸股份有限公司迎來了一位“新朋友”——美國一家發動機配套企業。雙方碰面不到一天時間,便就發動機配套產品生產達成合作意向。
第一次來公司實地考察,用時一天達成合作意向,如此快的“下單”速度得益于企業每年占銷售額5%以上的創新投入以及智能化改造。
近年來,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天潤曲軸加速推進智能化建設及改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傳統的制造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技術、系統工程技術等進行有機結合,從智能化、自動化、工作島三個層級,建立符合公司實際生產需要的智能制造。目前,已完成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生產線15條。
其中,配置了國際高端水準的數控車床、高速法蘭孔專機等設備的CA08虎鯊生產線,采用桁架機械手自動上下料的物流生產方式,使得原來一條生產線需要160人的工作量,現在只需24人就能完成,不僅人均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還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憑借技術創新和智能制造,天潤曲軸已成為德國戴姆勒、美國卡特彼勒、康明斯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供應商。日前,企業打造的船機連桿項目進入小批量試產階段,明年初實現批量生產,將為卡特彼勒公司獨家配套供貨。
向智能化要效益,向自動化進軍。前9個月,天潤曲軸實現工業總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4.06%,出口額均同比增長10%以上,利潤增長13%。
“接下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和智能化改造的額投入力度,聚焦主業,努力把曲軸、連桿、鑄件、鍛件等主營業務做到極致,全力沖刺50億元的目標。”徐承飛說。
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培植壯大骨干企業,全力實施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加大要素集聚、政策集成和精準扶持,促進骨干企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打造威海產業集群“雁陣型”發展的強力支撐,推動各產業加快向產業鏈高端邁進、向創新鏈高端轉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將加強協調落實《威海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重點企業監測,及時分析上報企業經營和項目建設情況。”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介紹。強化項目調度推進,實行重點項目落地統籌調度機制,推動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促進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扎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