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惠州目前正在超高清視頻、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打造優勢,前瞻性布局一批高端項目,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高端轉型,力爭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早日突破萬億元大關。
由中宣部組織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日前走進TCL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從原材料國產化到上下游產業聚集,在它的輻射帶動下,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高地雛形正在加速形成。
一塊玻璃基板經過十幾道工序,最終成為一塊液晶顯示屏,從原材料到成品,輸出時間僅需10分鐘,在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智能化工廠,這樣的全自動化生產線是標配,總投資96億元的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是TCL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的子項目,一期去年6月實現投產,目前月產能超300萬片,今年7月9號該項目的二期也正式動工,計劃在明年11月建成投產。


惠州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模組廠廠長鞠霞:這個工廠是按照智慧工廠的標準來打造的,你在里面看物流基本上都看不到人,包括設備也達到全自動化生產。以往我們通過人的眼睛來看這個電視有什么缺陷,人肉眼看不到的,我們現在都可以用設備攝像頭來檢測這些不良,更穩定,而且更可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工的疲勞度,提高效率。

TCL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的另一個子項目,是TCL多媒體智能顯示終端項目,由華星光電出產的液晶顯示屏,將通過自動化連廊,直接出貨到隔壁的TCL電子生產線進行整機生產,最終,一臺平板電視成品“出爐”,實現面板、模組、整機的一體化生產,TCL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總投資達129億元,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模組和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基地,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近900億元。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張其東:這個基地打造完以后,產能面板產量6000萬片,整機3500萬臺。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現在TCL電視機全球出貨量排在第二位,去年銷售了2800多萬臺。排在第一位的是三星,去年銷售了3000多萬臺。這個基地建成以后,出貨量一定能夠再突破。


2009年,TCL斥資上馬華星光電,依靠自主創新建成我國首條高世代面板線,打破了日韓企業在半導體面板制造領域的長期壟斷,改寫了我國“缺芯少屏”的現狀,在近年來的發展壯大中,TCL不斷追求原材料的國產化,原材料國產化率,從2017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66%,不僅降低了產品成本,也同時降低產品的市場價格,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在堅持原材料國產化的同時,TCL還致力于原材料的本地化,積極吸引和聚集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來惠發展,助力我市形成了從基礎配件、玻璃基板、背光器件、模組到整機制造的產業集群。
張其東:通過跟旭硝子進行戰略性的深度合作,把這個企業引到惠州來,他的廠都是挨著我們工廠建的,所以它的產品也只能賣給我們,他跟我們就在命運上是共同體的。這樣做也可以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僅TCL模組和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就帶動周邊供應商形成超千億元的產值,伴隨著深度的產業互動,一個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高地,正在深惠產業共建中初現雛形。
惠州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盛中:除了面板業務以外,我們最重要是要積極引進相關的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配套廠家。圍繞著這個產業的配套公司、配套的技術非常多。我們也是希望能夠跟惠州政府一起引進相關的高質量廠家,來協助我們成立一個深惠區的整體產業園。這對打造我們綜合競爭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