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地區某玻璃廠共有5條玻璃生產線及其配套子項,生產過程中,污廢水的日排放量約400 m3。該生產線污水主要有以下3種:(1)鍋爐反沖洗污水,水質偏酸性,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無機鹽類及微細粉塵。(2)油庫含油污水,該污水的水量為90~100 m3/d,主要污染物為為苯、甲基苯、乙基苯、環已烷、萘、異辛烷、油、脂等。(3)生活污水,此污水量較大,為250~300 m3/d。按照生活污水的性質,其主要污染物為SS、CODcr、BOD5、動植物油、NH3-N、總磷、大腸桿菌等,詳見表1。按照當地環保部門及甲方的要求,處理后的水質執行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A標準并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的規定。詳見表2。

表1污水中的污染物指標

表2污水處理站排放標準
工藝流程:由于玻璃生產線有3種不同性質的污水,廠區管道排水采用分質排水,共設3根污水管道(鍋爐污水、油庫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分別排至廠區西北角的污水處理站。
鍋爐污水:鍋爐絡合清洗污水,采用加藥攪拌反應,控制pH值,在斜板沉淀中沉淀Fe(OH)3與Cu(DADTc)2,沉淀后廢水再進入多介質過濾器,然后排至厭氧調節池進行后續處理。油庫含油污水:油庫含油污水采用隔油回收、浮油回收、調整pH、加藥、氣浮及多介質過濾預處理后進入厭氧調節池進行后續處理。生活污水:生活糞便污水經化糞池,食堂廚房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排入厭氧調節池,再采用A/O法進行生化處理等后續處理。具體工藝流程見圖1。

圖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主要處理工段:(1)斜板沉淀池,每座鍋爐房就近設置集水井,并用帶攪拌裝置的污泥泵抽送至集中污水處理站鍋爐污水調節池,經不銹鋼污水提升泵至斜板沉淀池,加氫氧化鈣、氫氧化鈉、PAM與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ADTC)攪拌反應,控制pH值,在斜板沉淀池中沉淀Fe(OH)3與Cu(DADTC)2。鍋爐絡合清洗廢水去除重金屬離子后,直接進入多介質過濾器過濾,自流到厭氧調節池。鍋爐污水池底部沉渣與斜板沉淀池中的沉淀物經污泥泵送到污泥濃縮池,再經帶式壓濾機壓濾成餅外運。(2)隔油調節池,油庫含油污水排入隔油調節池,以調節含油污水水量及水質。隔油池內安裝有波紋分離器及一體化浮油回收凈化裝置。波紋板分離器使油水加速分離,在污水表面形成浮油層,然后經一體化浮油回收凈化裝置回收利用,上層清液流入后續處理單元加以處理。(3)油庫污水處理機,經隔油調節池處理后的油庫含油污水經污水提升泵提升后進入油庫污水處理機,在油庫污水處理機內經過投加混凝劑—混合反應—氣浮分離—刮渣工序,主要去除污水中的SS、石油類、CODcr。(4)多介質過濾器,主要由鵝卵石、石英砂、核桃殼、白煤等組成,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石油類及微小懸浮顆粒。(5)厭氧調節池,鍋爐污水及油庫污水經前幾個處理階段處理后,與經化糞池預處理的糞便污水及經隔油池預處理的廚房廢水排入厭氧調節池,起到調節水量均化水質的作用。(6)污水生物處理機,即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在運行初期,少量的細菌附著于填料的表面。由于細菌的繁殖逐漸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漸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機物憑借擴散作用,為微生物所利用。當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時,氧已經無法向生物膜內層擴散,好氧菌死亡。而堿性菌、厭氧菌在內層繁殖,形成厭氧層,利用死亡的好氧菌為基質,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厭氧菌,經過一段時間后在數量上開始下降,加上代謝氣體產物的逸出,使內層生物膜大塊脫落。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由于填料的表面積較大,所以生物膜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同時存在的,使去除有機物的能力穩定在一定的水平,生物膜在池內呈立體結構,保持穩定的污水處理能力。采用二段處理,流程見圖2。

圖2生物接觸氧化法二段處理流程
運行效果及達標情況:目前3條玻璃生產線已投產運行,2條玻璃生產線在建,廠區污水處理站運行已進入試運行階段,經當地環境監測站檢測,出水水樣監測結果(見表3)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的規定,滿足一般回用水要求,用于工廠沖廁、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等雜用水。

表3污水處理出水水質指標
針對不同性質的玻璃生產線的污水采用分質排水,對鍋爐沖洗污水、油庫含油污水分別處理,再與生活污水一并經后續處理后,達到污水回用的目的,使污水資源化,起到節約水資源,降低企業用水成本。此污水處理工藝對類似玻璃生產線污水處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