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施工面積增速持續回暖有望帶動玻璃需求增速回升。我們認為開發商資金面緊張環境刺激其追求資金利用效率,優先新開工和預售,驅動地產新開工面積與竣工面積增速剪刀差持續拉大,受此影響2018年7月以來單月地產施工面積增速均維持在20%以上,我們認為玻璃需求只會滯后、不會缺席。
供給:生產線冷修有望驅動供給收縮。2018年初以來總體趨勢是產能新增(復產+新投)多于前期北方生產線停產,11月玻璃產量同比+5.8%(2017年11月9條生產線集中停產),增速繼續提升。進入11月后浮法生產線進入冷修數量開始增加,11月以來已累計冷修6條,2019年仍有較多生產線計劃停產冷修預期,其中年初需求低谷期企業冷修意愿較大,我們預計后續生產線冷修有望帶動庫存去化。
根據沙河玻璃網,目前有43條生產線即將到期或存在放水冷修可能,約占在產產能的17%,大多是2008~2010年期間四萬億投資的產物。由于年底需求逐步進入淡季,廠家有意在此時放水冷修,有利于緩解庫存壓力。集中放水進入冷修更多是影響短期,一定程度上對沖前期新點火、復產等供給壓力,中期來看后續供需能否出現拐點仍需靜待玻璃施工需求回升。
預計供給后續存在冷修收縮預期,需求或隨著施工面積增速回暖底部回升,將對玻璃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同時政府對地產鏈調控態度的緩和對玻璃板塊有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