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中美兩國元首舉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晚餐會晤。這次會晤氣氛友好、坦誠,長達兩個半小時,遠遠超出了預定的時間,雙方達成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白宮新聞發言人隨后也評價,兩人晚宴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會晤”。
這場牽動兩國貿易神經的“戰爭”達成和解,避免了此前宣布的更大規模的關稅征收,給2019年的外貿環境注入強心劑。
11月遇到廣東省玻璃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林的時候,他語重心長地提到兩個問題希望媒體深入了解和報道,分別是行業形勢和中美貿易戰,不難看出這也是他在走訪大量企業后的擔憂,也代表著行業的普遍焦慮。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8年,誰能沒點焦慮?沒點領悟?
原片價格調整已不是焦點
3月5日河北安全實業集團召集沙河各玻璃企業銷售總監召開2018年第一次非正式會議。會上各廠家對2018年玻璃整體行情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針對當前的市場走勢,安全、元華、鑫磊、鑫利、德金等一致同意3月9日起率先漲價0.1元/平方米,3月10日薄板漲0.1元/平方米,厚板0.2元/平方米。沙河海生玻璃有限公司自3月6日起作出所有原片、鍍膜統一上漲3元/重箱,白玻產品統一上漲0.2元/平米,不收預付款、承兌,無返利的調整。
8月華南地區玻璃生產企業在東莞南玻召開區域協調會議,并達成一致意見。大家認為當前已經進入傳統需求旺季,終端加工企業訂單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9月由廣東明軒實業有限公司承辦在陽春市召開的“華南地區浮法玻璃企業2018年第五次市場座談暨聯誼會”上,與會企業商定于11日0時起實行產品價格調漲,漲幅為1元/重量箱,部分企業的漲價信息在會議結束后便于當晚發布。
9月20日,由旗濱集團承辦的2018年華東華北等地區玻璃企業第五次市場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中國建筑玻璃和工業協會領導及21家玻璃生產企業的代表與會。與會企業計劃產品價格上調1-2元/重量箱,但會議過后待落實。其后,山西利虎、德州凱盛晶華、安徽臺玻、吳江南玻、河北長城、山東金晶等部分與會企業發布價格調整計劃,周邊有企業跟進報價小幅上漲,值得一提的是,沙河有企業仍在加大促銷力度進行部分貨源的去庫存。
……
2018對于“漲價”的焦慮明顯減少,2017年一刀切式的環保風暴,在眾媒體的炮轟中以央視的《我讓你查環保誰讓你亂關廠》最為強烈,這使得在進入2018年就變得溫柔多了,更多是以勸導整改為主導,這讓玻璃上游企業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于是,2017年原材料成本上升導致原片價格持續上調引起的原片與深加工間之的劍拔弩張得以緩解,期間盡管原片企業的會議也延續往年的“神秘”,但早已做好應對的深加工企業,在面對價格調整的時候顯得更加從容。
歷史洗牌中不會認同情懷
11月14日報道,人人公司宣布,人人網社交平臺業務相關資產以2000萬美元的現金對價出售給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買方)。人人網的前身是由美團創始人王興和王慧文等同學在2005年創立的校內網,但是校內網在2006年因為資金問題被陳一舟收購,上市不久之后,人人網便在微信和微博的競爭下進入衰退期。如今人人網被剝離賣出,也是無奈之舉,2000萬美元的價格,令人唏噓。

人人網有著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但市場并不會認同情懷。
華爾潤,這個曾經名聲在外的巨頭,曾在全國有20條浮法生產線(江蘇張家港總部10條、山東巨野4條、廣東江門3條、遼寧大連1條、河北遷安2條)。自1997年以來,華爾潤連續13年全國銷量第一,2010年,其平板玻璃生產線規模名列全球第五,是一家年產量將近9000萬重箱的玻璃巨頭。
然而,行業巨擘遭遇“滑鐵盧”,華爾潤在2015年10月20日全線停產清算。盡管在此之前就有華爾潤停產倒閉的傳言,但當這個曾經擁有上百億元資產和近萬名員工的中國玻璃巨頭真正倒下的時候,外界依然為此感到震驚。畢竟在2013年,華爾潤還曾與南玻、福耀玻璃等被推薦入圍國家重點支持玻璃集團。

但停產將近3年的華爾潤,就在2018年傳來了新變化的消息。經過一年多的磋商,香港信義集團決定在江蘇揚子江國際冶金工業園投資5億美元設立江蘇產業基地(即原華爾潤廠址),包括高端浮法玻璃、鋰電池兩大生產基地以及鋰電池和儲能業務中國總部等,總占地面積485畝。產業基地計劃2018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全部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70億元人民幣。
中國玻璃不會再有華爾潤,江湖仍將有它的傳說。想讓情懷不變追憶,那就換一種方式延續。
關于情懷,這里想提一下另一家企業。
8月23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發布行政裁定書顯示,常州市裕華玻璃有限公司2007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合計2011134.15元。
常州法院判決書一出,即引發巨大反響。對于裕華玻璃,老板李良大說,自己有很深的感情,自1975年創建時就已經在這個廠上班,至今已40多年。對于未來,李良大稱,如果政府能夠接管裕華玻璃,自己就洗手退休,但還是希望裕華玻璃能夠重新開業,將欠下的工人社保交上。
43年浮沉,裕華玻璃被追繳十年社保,前途迷茫老板一人獨守工廠,文章很傷感,故事很唏噓,但這就是事實,只有成功的企業家才談情懷,奮斗的企業只能談理想。
2018年悄然退出玻璃江湖的企業并不在少數,但因沒有像華爾潤和裕華“轟烈”而被行業忽略,淹沒在行業歷史中,這讓人想起一個老詞兒,它叫“洗牌”。多少年過去了這個詞的釋義并沒有延伸,但一旦用起來卻一年比一年殘酷。

智能化的蛋糕與迷藥
2018年,對于佛山廣美機械而言是有歷史意義的,這家成立于2011年,在打膠機,打砂機取得一定江湖地位的企業宣布正式轉型高智能化程度中空線的研發與生產,提出8小時上門售后的口號,確立搶占華南市場的決心,借華南地區門窗企業密集的優勢,迅速打開局面。

行業洗牌說了多年,就是沒看到發牌,在沒有明確規則的發牌過程中,要拿到一手好牌有時候不只看運氣,還得主動搶,企業的蛻變或轉型,有時候真的可以搶到一手好牌。
廣州市玻璃先生實業有限公司在裝飾玻璃領域經歷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玻璃品牌,如果創辦人廖仲明在這個時候享受游艇紅酒或田園牧歌,那一定不會有違和感,但是他選擇的詩和遠方是收購博斯馬克進軍智能化設備領域,迅速推出CNC加工中心并在上海展,廣州展成功引起轟動,廖仲明認為這與玻璃先生的工匠精神一脈相承,不管是向上游還是下游拓展。
東莞市華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廠房也在2018年投入使用,年初舉辦了“創新共贏成就未來”2018華彩新品發布會暨SCHC智能溫控調光玻璃及復合型防火玻璃生產線發布會,向行業展示智能化的創新成果!
7月,耀華集團在線LOW節能玻璃智能制造生產線一次引板成功。這條新生產線利用中國建材技術優勢,采用寬板慢速生產工藝的生產線,總投資5.1億元。該生產線可以在不降低拉引量的情況下,實現最大原板寬度5200mm優質薄板玻璃批量化生產,突破了同等熔化量下生產薄板玻璃需降低拉引量的技術限制,屬國內領先水平。該項目是在積極推進耀華集團重組整合的條件下,凱盛科技集團托管耀華以來,實施的第一個技改項目。由具有國內外數十條先進浮法玻璃生產線建設經驗的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工程設計、施工、安裝總承包。7月22日23:50第一箱玻璃順利下線入庫。這條線的投產,將有利于耀華集團產品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將成為耀華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9月,歷時兩年耗資過億的龍玻集團宣布驗收了其引進的LISEC智能化系統,讓傳統銷售加工模式轉換為可異地智能下單、產品信息實時動態追蹤、訂單交貨期及時無誤、產品質量穩定可控、產品信息永久可追溯、生產效益迅猛增長的智能化模式,讓工業4.0得到真正應用而不再是一個概念……成功投產后的龍玻在廠區安裝上“智慧工廠”的標語,這可以理解為驕傲的資本,但也可能是鞭策。
……
關于智能化,除了我們熟知的北玻,蘭迪這些已成為智能化設備榜樣的企業外,高力威,歐姆智能機械,安徽精菱,新意高,濟南威力等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進行能智能化的研發和生產,可能預見的是,2019年智能化或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傳統機械設備已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勝出。
關于智能化,能吃得消叫蛋糕,視而不見會是迷藥,武俠電影里捅破窗戶紙吹進來的那種。
玻璃低關注但玻璃橋成網紅
2018年玻璃的關注度變高了,各地玻璃橋的建設和開放,讓很多平時不關注玻璃的人因為體驗開始關注玻璃,高度,長度,海拔等種項記錄相繼成為噱頭,一些玻璃橋在追求驚險刺激的同時,還加入了電子“爆裂”的特效,以“抖音”為首的短視頻展開追捧,“戲精”們把玻璃橋捧成了網紅。
8月27日,位于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之巔的大佛石全海景玻璃棧道開放,最高處海拔450米,為全國首座全海景玻璃棧道。
9月15日,江西武功山-武功山景區“星空棧道”開通,為國內最長高空棧道。棧道全長近3000米,寬2米,其中高空玻璃棧道長300米,為全透明鋼化夾膠玻璃組建,單點承重力8000斤,位于景區懸崖峭壁之上。
9月28日,青海省湟源縣宗家溝旅游景區正式開園納客對外試運營,該景區內的玻璃棧道是青海省首條景區玻璃棧道,也是目前中國海拔最高的玻璃棧道。
……

或者是受湖南張家界天門山玻璃棧道、上海空中走廊、重慶云端廊橋、河北保定狼牙山玻璃橋、河北保定白石山玻璃棧道等知名的玻璃棧道的影響,當前全國多地開展了玻璃棧道的建設,大有成為星級景區標配的趨勢,如果說玻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是因為這種一窩蜂的玻璃棧道建設,加上網紅的推動,而不是中國玻璃在隔熱,防火,防爆,發電,厚度突破等領域在世界上取得赫赫戰功,這對于廣大玻璃工匠而言,會顯得很糾結。
中國玻璃股市國家隊飄紅
多家玻璃企業披露2018年三季報,從已披露企業中看,業績表現各有看點,最高凈利增長幅度與下降幅度形成強烈對比,但總體來看,凈利潤增長的企業占大多數。
旗濱集團、福耀玻璃、金剛玻璃、耀皮玻璃、秀強股份、北玻股份、藍思科技、京東方等“中國玻璃股市國家隊”均曬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遺憾的是,經歷收購后動蕩的一家行業巨頭,在股市持續動蕩,更有傳出背后資本集團有意拋售的傳聞,當然,對于歷來不缺故事的資本市場,這種傳言也只是猜測并未得到證實。
除了股市已呼風喚雨的企業外,2018年資本市場也增加了新鮮血液。
9月18日,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召開了2018年第149次、150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
會議審核中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通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福萊特玻璃二度闖關A股IPO,公司曾于2012年首發申請,當時,由于國內光伏企業產能過剩、過度依賴歐美市場,歐洲主要裝機國需求減弱影響,行業出現快速衰退。處在光伏企業上游供應鏈的福萊特玻璃同樣陷入低谷,謀求上市來擺脫困境,但由于凈利潤下滑等原因,未能通過IPO。2015年11月26日福萊特玻璃登陸香港聯交所,證券代碼06865。當時發行H股4.5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25元,每股發行價格2.1港元,未實施超額配售選擇權。

本次通過發審會審核后,福萊特玻璃將實現“A+H”兩地上市布局。根據招股書顯示,福萊特玻璃本次A股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2億股,每股面值0.25元,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20億股,計劃募集資金18.2億元,將投資于年產90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項目、年產10萬噸在線Low-E鍍膜比例項目、年產15萬噸光伏玻璃技改項目以及85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繼2017年多年家玻璃企業掛牌后,2018年廣東江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正達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邢臺市快玻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森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在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邁出資本運作的重要一步,未來中國股市國家隊成員有望繼續增加。
環保成常態已為大眾共識
經歷2017年風暴,大多企業開始認識到,環保已成為持續發展的常態,不再是過往的走過場,系列動真格的政策在2018年也并未松綁,反而更加嚴格。
進入2018年,河北省已完成新版排污許可證核發。未拿到排污許可證的生產線14條,占全國在產產能比例為6%。此前未拿到排污許可證被通知關停的生產線12條,9條已關停。據了解,目前全國總產能中,未拿到排污許可證的產能占比約20%。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獲悉,河北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5年來,河北累計壓減平板玻璃7173萬重量箱。
今年工信部也發布了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18年嚴禁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繼續做好產能置換工作。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置換比例要繼續執行不低于1.25:1的要求,其它地區由等量置換調整為減量置換。
四川省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擬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嚴格控制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等大氣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規定城市建成區內大氣污染嚴重企業應有計劃地逐步搬遷、改造或者轉型退出;劃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等。
黑龍江省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從嚴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以及涉危、涉重和其他重大環境風險項目。規范產業園區建設,對國家級新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進行集中整治,限期進行達標改造。繼續化解過剩產能,嚴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新增產能,對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
河南印發《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要求,2018年10月底前,鼓勵7家鋼鐵、73家炭素、43家水泥熟料、6家平板玻璃企業試點開展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年底前,全省鋼鐵、鋁用炭素、水泥、玻璃、焦化、電解鋁力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山東菏澤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
隨著各地環保政策的出臺和調控,不得不承認的是,藍天白云又重新回到了日常生活當中,經濟要發展,環境也要保護,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環保成為常態已是大勢所趨,通過環保治理淘汰落后產能和迫使企業升級改造的效果逐漸顯露,未來,形成環境保護的自律并非遙遠,要發展也要環境會成為現實。
巨頭的拓張與努力
“去產能”長期宣傳過程中,或者迷惑了一部分輿論,事實上這并不單純是數字上的量化,2018年玻璃企業的拓張案例比比皆是,一些大手筆的投入更是成為地方重要的招商引資項目受到高度重視。
1月,安徽福萊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年產90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項目投產儀式在鳳陽縣鳳寧現代產業園(硅工業園)舉行。這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線正式投產。項目由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占地約640畝,建設日熔化量1000噸的熔窯3座,12條原片全自動生產線及16條全自動深加工生產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5億元,利稅約5億元,2018年1月13日,兩條原片自動生產線投入運行。

5月,由青島西海岸新區國際招商局引進和服務的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ITO導電玻璃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投產。項目投資10億元人民幣,規劃建設12條玻璃深加工生產線。其中一期規劃建設6條ITO導電玻璃及AR減反射玻璃深加工生產線,目前,ITO導電玻璃項目首條生產線上線生產,同時,第二、三條生產線啟動,項目建成后年產值4.5億元,年納稅約4000萬元。
6月,剛經過一夜大雨洗刷的信義玻璃項目場地平整工程(一期)初見規模,資料顯示,2017年12月7日,北海市人民政府與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在南寧簽訂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信義玻璃項目計劃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投資78億元建設高端玻璃生產線,根據協議約定,項目分三期投資,一期投資約30億元人民幣,預計明年5月一期工程首條生產線可投產,實現不低于每年30億元的產值收入。
6月23日上午,彩虹集團延安光伏玻璃項目舉行溉爐點火儀式,項目總投資7.5億元,建成一座引出量為850t/d的全氧燃燒、超白、高透光伏玻璃窯爐,并配套2寬2窄壓延玻璃生產線和相應產能的玻璃鍍膜、鋼化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年產3.2毫米厚鍍膜鋼化光伏玻璃2600萬平方米,可配套3.7GW光伏組件,年產值6.4億元人民幣。

7月,耀華鵬興貿易公司成立,這是一個由廣東新華強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鵬玻集團、佛山創興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三大企業牽頭組建行業供應鏈平臺,“耀華鵬興”針對建筑玻璃行業所需的主要材料進行有靶向的定位篩選,在選擇材料方面實行“631原則”,即性價比高、廉價物美的占比6成,其次的按3:1的比例進行優化,每種主材至少備選3家以上供大家選擇。首任執行官陳波表示,希望更多的企業加入這個平臺,利用大家多年的深加工經驗及行業大數據承上啟下做好供和需直接的高效連接,做到有計劃性的供應,即企業先做好計劃,再與供應商協商,以此簡化人力物力和場地,一起享受供應鏈平臺的成果。
9月,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以2144.5142萬歐元為代價,收購意大利玻璃生產設備制造商OLIVOTTO GLASS TECHNOLOGIES S.P.A.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后,該公司將成為中玻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
9月,株洲旗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郴州旗濱光伏光電玻璃有限公司1000噸光伏光電材料基板生產線項目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并于9月28日舉行了點火烤窯儀式。郴州旗濱首期建設的1000t/d光伏光電玻璃生產線為一窯兩線設計,一條線為350噸,另一條為650噸。
……
巨頭企業動輒數十億的產業布局自然會吸引行業的目光,2018年除了行業集團型企業的大動作外,還有大量中小規模企業的自我蛻變,不同的企業在尋找適合自身發展腳步的發展方式,這些企業的拓張大多是新領域或智能化方向為突破口。
“去產能”只是多余產能的清理,但絕不是中國玻璃工業發展規模的約束。
誰還沒有點領悟
12月,年終總結,年會,尾牙等會成為主旋律,2018年的中國玻璃行業對于大多從業者而言,行情大體相同,遭遇各有千秋,誰還沒過焦慮,誰還沒點領悟?
但是,有些焦慮與領悟并非一定要寫進工作總結里的,例如三五知己,一壺濁酒相逢,年內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當這種笑談,以調侃的形式,通俗,簡短,客觀,帶有關鍵詞,它便成了吐槽,一個玻璃行業的吐槽,會是什么樣的場面?
12月12日,廣東佛山,到場,就是大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