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塊H-K9L光學玻璃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拳頭產品,目前單品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廣泛應用于照相機、投影儀、望遠鏡等電子設備的生產制造,產品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了。”7月4日,在湖北戈碧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總經理虞國強指著10條滿負荷運轉的生產線,和記者聊起了公司的產銷情況。在傳統玻璃行業加速去產能、去庫存的背景下,擁有“新動能”的戈碧迦迎來的是機遇,而非危機。
脫胎于杭州中意的戈碧迦,是一家從事水晶工藝玻璃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隱形冠軍”企業。多年來,公司生產的各類優質水晶工藝玻璃在浙江、廣東、江蘇等地暢銷,市場占有率近40%,穩居國內第一。
“轉型抉擇,早做比晚做強。”2009年12月,公司經招商引資落戶秭歸。在廠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公司管理層就水晶玻璃生產線的數量設計展開了激烈討論。虞國強回憶說,水晶玻璃的生產經驗復制過來就行,利潤也是立竿見影,很多同事都堅持要繼續擴大生產。但傳統玻璃行業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的形勢和風險已經越來越嚴峻,坐以待斃不如主動謀求轉型。
不轉型就沒有出路,可是如何轉、向何處轉?虞國強說,從入駐秭歸的第一天起,公司就把轉型發展列為“一號工程”,多次邀請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把脈問診,組織技術人員到外地考察學習。在深入調查產品市場需求、正確評判自身實際后,公司決定抓住現代光學、光電子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機遇,重點開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環境友好的光學玻璃及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
從水晶玻璃到光學玻璃,兩字之差的背后是一道近乎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公司技術總工程師楊景順領著記者走到了一條由公司研發團隊自主研發設計的全氧電氣混合熔煉生產線旁。“光學玻璃行業是一個小眾寡頭壟斷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且工裝設備業內均為非標設備,公司不僅要具有光學玻璃研發創新能力,同時還要有熔制光學玻璃設備制造、研發創新能力,我們只能從零起步,通過不斷試驗尋找合適的產品配方和熔制技術,一點點攻破‘瓶頸’。”楊景順說,歷經3年的技術攻關,這條生產線于2016年投產,日均生產能力達到5噸。主要應用光學成像、光電信號傳輸、光電存儲、光電顯示屏等領域,為照相機、攝像機、槍瞄等產品提供核心元件材料。
轉過身,走進新天地。由公司獨立研發的光學玻璃產品一經投放,便迅速占領市場。優異的市場表現進一步堅定了戈碧迦轉型發展的決心,從2015年起,公司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步伐,在擴大光學玻璃產品生產規模的同時,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先后完成一種含鈦的高鈮低鑭光學玻璃的制備方法、一種光學玻璃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等專利授權28項。如今,由戈碧迦自主研發的光學玻璃全電熔熔煉窯爐、全氧燃燒技術等關鍵技術已處于行業內領先水平,2017年光學玻璃產品銷售額達到1.5億元,占公司銷售總收入的75%。
“在我們成長的關鍵期,宜昌國投產業投資基金助了一臂之力。”虞國強介紹說,2016年1月19日,戈碧迦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在企業謀求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宜昌國投注入的投資資金不僅堅定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幫助公司順利完成了融資任務,也為新項目的上馬增添了活力。
目前,圍繞照明及顯示產業的車用領域高折射非球面透鏡材料項目已完成了項目規劃設計,將在年內開工建設。以材料為中心,行業領跑者戈碧迦正在不斷拓展“一塊玻璃”的邊界,向生物醫學、光纖通訊、紅外激光等產業發展方向創新“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