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陽經開區率先在長沙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發展上取得突破。圖為藍思智能機器人車間。
瀏陽經開區著力打造集觸控、顯示、玻璃面板于一體的顯示功能器件全產業鏈。
提升產業發展質效
玻璃基材,厚度不足一厘米,切分成各種方寸規格,根據使用需求進行觸控、傳感等技術制作,便是老百姓熟悉的顯示器件。隨著觸屏時代的到來,顯示器件這一代表著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長沙市在去年確定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為新興及優勢產業鏈之一。瀏陽經開區作為該產業鏈發展的“領頭羊”,去年在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上創造了613億元的產值,并將通過促進更多相關產業項目的落地,帶動產業上下游發展,著力構建集觸控、顯示、玻璃面板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朝著將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發展為園區首個1000億級產業鏈的目標奮進。
瀏陽經開區是怎樣圍繞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切開一厘米,深挖一米”的?它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怎樣的源頭活水?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精準定位
舞起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龍頭
2017年,瀏陽經開區全年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1200.2億元,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由上年的93.7%上升到95.4%,在全省園區中遙遙領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園區率先在長沙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發展上取得突破,承擔起長沙市相關產業鏈發展中的“領頭雁”作用。
對于這一成績的取得,瀏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郭力夫在接受采訪時分析,這是園區自2012年以來堅持選擇、執著追求產業戰略定位帶來的回報。
瀏陽經開區創立于1997年。2012年3月獲批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彼時升級為國家級工業園區,瀏陽經開區的“家底”并不豐厚,在顯示功能器件產業方面,當時園區只有兩家相關的企業:藍思科技和利爾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