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洛邦裝備制造園的浩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內,機器轟鳴,86平方米的玻璃窯爐爐火正旺;窯爐內火花四濺,一個個尚未褪去火紅色的玻璃瓶從這個1500攝氏度窯爐里“走”出來,華麗轉身成為晶瑩透明的成品。一旁的工人們仔細地檢查,及時將不合格的玻璃瓶清理掉,確保符合質量硬指標。
該公司是貴州省日用玻璃包裝瓶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較為先進的企業之一。“我知道你們佛山的華興玻璃,‘中國最大’‘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是我們努力靠攏的榜樣!”見到佛山媒體,浩森總經理余曉云親切而自信,“我們也像華興一樣為‘老干媽’供貨,而且更加‘專一’,拿下了50%的市場。”
2011年,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貴州安順市設廠,把“老干媽”定位為目標客戶之一。2017年1月,都勻梓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響應都勻經濟開發區整體規劃的需要,以及“老干媽”公司市場銷量的增長及貴州省酒行業、玻璃瓶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成立了占地面積240畝的浩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于去年12月正式點火投產。
“現在建好三條生產線年產值1.5~1.8億元,未來會增至日產1000萬支玻璃瓶、乳白酒瓶的三十條線。”余曉云身上體現著黔商在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進入聯盟時代后的“包容開放”特質。“我不相信‘同行就是冤家’,老大哥華興的工藝技術、管理模式都值得我們學習。”他說,希望粵桂黔經濟帶沿線城市的深入交流進一步帶動企業間的互動,牽手廣東的“龍頭同行”,實現技術、市場的深入交流及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