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報道,許多業內專家齊聚科思創(Covestro)中國研發總部,暢談自動駕駛車輛的原材料選擇事宜。
專家們認識到,采用輕量化復合面板(lightweight composite panels)替代高強度金屬這一理念似乎行不通,當自動駕駛車輛與非自動駕駛車輛在同一道路上行駛時,仍有可能出現高速碰撞,這一現象或將十分普遍。
若采用塑料窗及立柱或將解決盲區問題,因為行人與車輛的碰撞事故通常是由于視覺盲區引發的。由于傳感器及軟件的制約,若強度要求較低,可將上述設備整合到復材面板中。
科思創(Covestro)與瑞典默奧設計學院(UmeåInstitute of Design)的設計師開展合作,研發自動駕駛車輛概念車——代號K2016 EV,該車輛的內外飾大膽地采用新材料。
包裹聚碳酸酯的裝配玻璃(polycarbonate glazing)可被用于替代傳統車輛上的各類窗戶。此外,相較于傳統車窗玻璃,該方案的總體重量輕了50%。
高性能聚氨酯耐磨材料(polyurethane materials)已被廣泛用于新車中,約占中型車車重比例的18%。
高性能塑料將替代傳統金屬件及車內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不僅能抗震防碎(shatterproof),還能阻斷有害的紫外線(UV radiation)。
然而,科思創認為,當前的聚碳酸酯材料將逐步應用于車窗上。此外,還能噴涂硬質薄膜(Hard coatings),進一步增強這類材料的抗碎裂性及耐磨性(wear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