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過去那些大起大落的行業大佬不同,今天的主角在生意上基本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他的強勢讓他少了很多跌宕起伏。
他就是世界汽車玻璃之王——曹德旺。
曹德旺和很多企業家都不同,他低調、保守,不轉型,不炒地皮,這個老人只守著他的福耀玻璃。
貧苦的童年
小時候非常窮的他,每天只能吃得兩頓飯。
因為窮,曹家人在村里也是經常受欺負的對象,為了討生活,只讀了5年書的曹德旺14歲就開始輟學干活補貼家用了。
他冒著“嚴打”風險和父親賣過煙絲,干過水果批發,修過機器管道,當過櫥子種過白木耳,總之什么賺錢就干什么。
1975年的時候,曹德旺懷揣著自己多年省吃儉用存下的5萬塊錢,承包了福清市高山異形玻璃廠。他打算干一番自己的事業,只是這時的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家小廠會成為未來的玻璃帝國!
當時玻璃廠的產品很單調,做個櫥窗,給水表弄個保護蓋。一年營收算下來吃飯過日子沒問題,但要徹底發家翻身是不可能的,于是曹德旺決定要做點和別人不一樣的!
玻璃帝國的雛形
他發現改革開放之后,中國馬路上,汽車多了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汽車修理行業發展很快,但是汽車玻璃國內卻一直生產不出來。一款成本200塊的擋風玻璃,進口之后在中國能賣到好幾千。
這讓曹德旺覺得很不服氣:“不都是玻璃?有什么了不起的!中國人應該做一塊自己的汽車玻璃!”
于是他開始下決心搞汽車玻璃,但以當時國內的技術水平和設備,生產出來的玻璃,在耐磨性、透明度和平整度上遠遠不能和進口貨相比。曹德旺請教了很多專業人士,得到的回答是:“你廠里的設備不行,你這些東西做個拖拉機的風擋還湊合,搞小汽車根本沒戲!”
于是曹德旺思量再三決定冒險加大投入,他幾乎把自己所有的資產都押了上去,從芬蘭進口了當時國際一流的玻璃生產線。
終于在1985年,曹德旺的第一塊汽車玻璃研發成功,成本不到200元,售價2000元,整整十倍以上的利潤!
曹德旺笑了,這就是他的未來!
1987年,曹德旺聯合11個股東集資627萬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從此,福耀玻璃開始走向全國!到了90年代末,中國市場超過70%的份額都被曹德旺拿下,福耀成了當之無愧的霸主龍頭!
2000年之后,福耀玻璃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在物美價廉的福耀玻璃面前,曾經不可一世的歐美、日韓品牌的汽車玻璃紛紛敗下陣來。
截止2017年福耀已經占領了美國中低端汽車玻璃95%的市場!
全球第一,當年小小的高山異形玻璃廠,現在成了統治全世界的商業帝國!

馬云照樣被他“噴”
在生意上一帆風的老曹,在生活中卻是個復雜的“多面體”,他性格暴躁,直來直去,不論是合作伙伴還是公司股東,都有過被他懟得下不來臺的經歷。
據說有一次省委來人視察,在會議上大講官面文章,曹德旺聽得索然無味,大手一揮打斷了領導發言:“你有什么話盡管直接說!”如此直接的做法讓口若懸河的領導很是尷尬。
另外,曹德旺對于業務的極度嚴苛是出了名的,他決策果斷,下定決心就不容置疑!于是福耀的員工們給他背地里取了兩個綽號“曹特勒”和“曹大炮”!
對于自己看不慣的事和人曹德旺是不留情面的,甚至對于大名鼎鼎的馬云,批評起來也是毫不客氣,他曾經明確說過:馬云先生說我們中國有13億人市場,可其實13億人當中有消費能力的人不到2億,9億到10億人沒有消費能力,你怎么說你市場很大,對吧,有的只是人口,沒有消費能力的!
對此,曹德旺表示:“我知道自己的綽號,我就是這樣的,有時候別人的建議很管用,但我還是會裝作聽不進去,不過事后我就會立刻改過來,然后向人家去說聲不好意思。”
從曹老板變成了曹跑路
性格剛硬的老曹最有趣的段子就是在2016年那場和網友之間的口水仗。
起因是2016年12月20日,曹德旺在美國莫瑞恩投資6億美元建造的汽車玻璃廠正式投產。并對美方給予的優惠政策大加贊賞!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原本想讓曹德旺說說美國的投資環境和國內有什么差別,其實就是希望老曹說點國內的好話,結果曹德旺對記者說中國的制造業成本除了人力之外,什么都比美國貴!
曹德旺說美國的能源,電價只有國內的6成,天然氣價格只有中國的1/5,而稅率也比中國低35%,因此雖然用工費用比中國高,但綜合計算后,一片玻璃的利潤反而比國內生產的要高出10%左右。
一番言論講得記者目瞪口呆,完全沒有水分,完全沒有八股,全是實在話!
言論一出,頓時引發了熱議,不少“吃瓜群眾”認為曹德旺去美國開廠純屬“跑路”、“資敵”。而年過70的老曹也沒有擺出一副“清者自清”的長者架勢,而是直接懟了回去。
他表示那些說他跑路的網民壓根“不懂經濟”屬于“無理取鬧”,在曹德旺看來能夠在海外辦廠置業無論擱哪國那都是非常光榮的事情,因為這證明了福耀玻璃的實力得到了全球性的認可。尤其是去美國辦廠那可是美國政府和商務部門再三邀請前后調查了好多年才決定去的。用曹德旺的說法那是人家八抬大轎,正兒八經請我去的。又不是我老曹犯事了躲過去的?這點都搞不清就說我跑路,你們都是來搞笑的嗎?
曹德旺還認為這些網民的格調應該再高一些,現在又不是文革時期,哪有什么沾了洋字就是通敵的說法。
一個七十歲的老人還擼胳膊挽袖子地去和網友爭論,曹大炮這個名頭果然不是白叫的!
首善曹德旺
曹德旺信佛,他相信只有多積福報才能得佛保佑,他常說“人在做,天在看。不管干什么事情,做人最不能丟的就是良心!”
作為國際集團的掌門人,老曹在慈善事業上的成就一點也不遜色于他在業內的地位。
據胡潤慈善榜統計,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8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第一首善。”
曹德旺是個很認真的人,他捐款也顯得與眾不同。每一筆大額捐助他都會親自過問,甚至會派人跟進調查看捐款是不是真到了需要救助的人手里。
他對記者說:“我從小受過窮,知道挨窮是個什么滋味。所以我絕不希望自己捐出去的錢不明不白地流掉!”為此他專門成立了慈善監督委員會來跟進捐款事宜。甚至為此得罪過一些地方政府,但曹德旺認為既然做了就要管到底,錢到不了需要的人手里我不如不捐!
據說西北某貧困縣接受了一批來自曹德旺基金會的善款,但當地堅持要自行發放,拒絕基金會的監理。曹德旺得知后親自打電話與相關負責人商談,一開始氣氛還算正常,但漸漸的面對滿嘴官腔的政府人員,曹德旺開始爆發了!他直截了當地說“現在捐款出事這么多,我只相信自己的監督人員!我捐款不是為了圖什么首善的名聲,但也絕不能讓那些爛事壞了我的名聲!”最后結果就是曹德旺組織基金會繞開了當地政府親自去當地把善款送到貧困戶手中。
一個企業家敢和地方政府這么頂牛,估計放眼全國也沒幾個。
專一的工匠
從商幾十年年,曹德旺的成就斐然。他的福耀汽車玻璃以中國國內市場占有率75%、美國中低端占有率95%的驚人成績問鼎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賓利、寶馬、奔馳、奧迪、通用、豐田等世界八大汽車品牌都成了福耀的忠實客戶。
曹德旺是個專一的人,30多年來,他一直專心在汽車玻璃領域,眼看其他老板炒地產、做互聯網、搞金融他卻一直不為所動,曾經有人問過他為什么你不把手伸長點去做更多賺錢的事,曹德旺說:“錢是賺不完的,但是自己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想把福耀做到最好!”
或許這種工匠精神才是他成功的關鍵。